5月30日晚,杨敬农与解沟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座谈。杨文刚摄
初夏的亳州,万物峥嵘,小麦丰收在望。
在这美好的时节,5月30日下午至6月1日上午,市委书记杨敬农轻车简从,深入涡阳县乡村,与基层群众一个灶台上吃饭,坐一条板凳上说话,问民生、访民情、解民忧、话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
5月30日下午,杨敬农来到涡阳县西阳镇解沟村。这是一个背靠涡河的小村庄,一座座院落掩映在绿树中,水泥路铺到了家家门口,干净整洁错落有致。
杨敬农首先来到了房东张宇的家中,他对张宇的家人说:“这两天我吃住在你们家里,给你们添麻烦了。”
张宇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两层的小楼,院外有一个小菜园,种着辣椒,门前栽着两棵桃树、一棵柿树。走进院内,还有一个小菜园,种着西红柿、生菜等家常菜蔬。
看到小院充满绿色又干净整洁,杨敬农对主人说,“这不仅改善了生活,还改善了环境,挺好。”
放下了行李后,杨敬农顾不上休息,马上进村走访。
基层群众能否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杨敬农十分关心。
走访的第一站,杨敬农来到了解沟村卫生室。
“村里有几名医生?能满足群众看病需求吗?还有什么困难?”边实地观摩村卫生室,杨敬农边向村医邵尚荣了解情况。得知村卫生室在职人员3人,基本能让群众小病不出村,并为全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70人次后,杨敬农表示满意。
位于解沟村的王敬小学是西阳中心校的一个教学点,现开设6个教学班,从幼儿园到四年级,现有7名老师,其中本科学历3人。杨敬农对教学点负责人说,立德树人是根本,要切实把国学经典进校园抓实抓好。建设书香村居是亳州市正在开展的“书香亳州”中的重要一环。杨敬农希望学校参与到其中来,“用老百姓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每年在农村开展一到两次国学经典教育。”
村民杨峰和妻子在村口开了一家超市。杨敬农走进去和杨峰拉起了家常。“收入怎么样?为什么没出去打工呀?”“现在农村的消费水平也高了,在家开超市,收入比打工强,还能照顾父母和孩子。”听了杨峰的话,杨敬农露出了微笑。
走访了6户群众和单位后,杨敬农才回到房东家吃晚饭。
镇村发展需提速
建设“三个亳州”,离不开镇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解沟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先后兴办了解沟鸿运货运码头等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1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庄庄、组组间通水泥路,同时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9538元。
走访中,杨敬农深入多个乡镇的多个村,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并强调,村级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盘活村集体资产,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保障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坐落在解沟村的圣皇酒厂,年产值500万元,上缴税收30万元,带动50人就业,正在着力打造“怡和芝麻香”等品牌系列酒。该企业发展了还不忘乡亲,捐资10万元用于村里修路。杨敬农对企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企业负责人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涡阳人李奎利用外出打工收入和学到的技术,在涡南镇史庙村承包土地180余亩,成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套养毛蟹、河虾、鲢鱼等,产品有人上门收购,预计年利润在每亩12000元左右。“你这样有头脑、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的年轻人,一定会创业成功。”杨敬农真诚对李奎说,“欢迎你回家。”
安徽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坐落于涡阳县店集镇,集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材培育与种植于一体,2014年销售额7000余万元,纳税200余万元。杨敬农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勉励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三清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公吉寺镇张寨村,流转土地2320余亩,种植有红叶石楠、紫薇、桂花等景观树800余亩。“这是一座绿色银行呀。”杨敬农要求要加大协调对接力度,在实施“增绿、增彩、增果”工作中,加大对地产品的采购力度。
走访中,杨敬农深入到西阳镇、涡南镇、店集镇、高公镇、公吉寺镇等五个乡镇,实地调研了20多家单位,全面了解镇村经济发展情况。
禁烧工作须抓好
金黄的麦浪滚滚,已经让人嗅到了丰收的味道。再过几天,今年麦收将全面展开。
麦收能不能做到颗粒归仓?夏季作物能不能及时播种下去?秸秆禁烧工作准备情况如何?杨敬农十分关心。
刚进解沟村,在走访的路上,杨敬农就开始向村干部了解这方面情况。“麦收准备好了吗?秸秆禁烧有没有压力?”
村党总支书记杨道琪说,目前村里已经订好了7台收割机,做到定机械定地块定人员,可以满足麦收需求,同时,边收割边灭茬边播种。在秸秆禁烧方面,做到村干部包到地块包到户,实行“十户联保”责任制,让户户都成为秸秆禁烧宣传员、监督员。并由党员干部带头、全体村民签订了秸秆禁烧承诺书。
而在高公镇,慕宗全的专业合作社已经签订了6000多亩地的麦收合同。这六千多亩地,麦收夏种都由他“包”了,连收带种。慕宗全告诉杨敬农,今年他的合作社将使用秸秆还田机,边收边还田。
杨敬农多次强调,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秸秆还田率,解决种下去的问题,要和群众讲清道理讲透政策,宣传发动依靠群众,要落实责任,把禁烧任务拧紧压实。
基层基础要夯实
5月30日晚,解沟村村部会议室灯火通明,杨敬农连夜主持召开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这么晚了还把大家请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群众最需要什么,最希望上级党委支持什么,大家敞开了说,充分地谈。”
杨敬农的笑容和鼓励,一下打开了场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村干部谈发展充满信心,群众代表对村两委工作肯定有加。
村干部谈到群众工作要多沟通多交流时,杨敬农肯定地说,“就要多往群众家里跑,别和群众耍滑头。”
当听说随着农村清洁工程的深入开展,群众都自动做到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后,杨敬农表示,“越干净整洁,群众越自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意识。”
“困难户、低保户麦收有问题吗?”杨敬农主动问。当听说村里已经组织了民兵突击队,帮助缺少人手和劳动力的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收麦时,杨敬农放心了。
杨敬农指出,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千针万线都到一线,要把资源力量向一线倾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稳固根基。要发挥党员战斗堡垒作用,以百姓心为心,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把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任务,真正到一线听民声,解民忧。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解杰昂陪同走访调研。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涡阳公交车近日实现IC卡刷卡服务,市民刷卡乘车更便宜更方便。即日起,想要办理IC卡的市民可以持有效证件和相关资料免费办理。 &...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