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民缺乏领事常识的现状,成都开设西南首家领事服务培训中心,为市民传授“出国第一课”
□本报记者 刘淼淼
你是否知道公证文书如需在境外使用,通常需要办理领事认证?你是否知道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后,能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停留时间长、通关速度快等便利?一份针对成都市民展开的 《2012成都市领事问题调查报告》显示,了解上述信息的人员比例仅14.6%和5.2%。显然,这与成都市“开放”的形象不相适应。
为改变这种状况,10月8日,“成都领事服务培训中心”正式授牌成立。该中心将为有需要的市民、企业提供专业出国指导,让出国之路更加便利安全。
调查报告引人忧市民对领事问题知晓率低
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快速增长,2011年已突破7000万人次。日益增长的出境人数和复杂的海外安全形势对领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解成都市出国人员及普通市民对相关问题的知晓情况,今年9月,成都市外办委托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开展了领事问题民意调查。
据调查报告显示,市民对国外一些常用求助电话、旅行提醒、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知晓率较低。其中,14%的市民认为各国的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号码分别是119、110、112,有75.4%的市民认为不是,但不知道究竟是多少。仅有21.2%的市民知道在国外如何寻求领事保护。
多数市民对领事认证、“APEC商务旅行卡”等内容不甚了解——对于什么是领事认证、在哪儿办理领事认证的知晓率分别为 7.4%、10.2%;而对于什么是 “APEC商务旅行卡”、如何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以及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后所带来的便利,知晓率分别只有 9.2%、2.2%和 5.2%。
缺乏常识遇麻烦市民希望加强出境培训
缺乏领事常识造成的麻烦,许多人深有体会。成都市民刘小姐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惨痛”经历——几年前她前往德国探亲,事先没有详细了解办签证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结果往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来来回回跑了5趟才办好签证,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记者从省、市外办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公民赴海外打工遭遇的劳资纠纷频频发生。2011年,62名彭州籍农民工被非法组织到蒙古国务工,因工资被中介卷走而罢工,护照遭雇主扣押,后被省、市各级工会及外办侨办等部门解救回国。
“近年来走出国门的公民和企业越来越多,普及领事常识十分紧迫。”成都市外办领事涉外处副处长黄涛分析,海外安全形势较为复杂,公民需要领事常识保障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而且各国文化和风俗不同,我国公民须提高自身素质,“这与成都的国际化进程息息相关”。黄涛认为,“国际化是双向的,并非只有吸引多少外国企业、友人来成都才算国际化,我们的企业和公民走出去融入当地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也是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成都市领事问题调查报告》同时显示,有34.2%的市民希望或需要在出国前,能在某个机构或场所接受出国注意事项的培训。
常设“出国第一课”特邀外交部领事司官员授课
为增强市民对领事相关问题的了解,为出国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成都市外办于10月8日至12日举办领事服务宣传周活动,并联合成都市行政学院设立“成都领事服务培训中心”。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首家领事服务培训中心,它将提供专业的领事保护培训,服务公民和企业海外发展。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今后将常设“出国第一课”,包括海外领事保护与协助、礼宾礼仪常识、境外劳务与合作等课程。拟赴境外从事商务、留学、旅游、劳务的人员、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均可参加培训。培训中心教学模式分为自学和授课,学员既可通过网络或电教室接受预设课程教学,也可到课堂接受相关人员授课。成都市外办、市商务局、市公安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会定期到培训中心授课,外交部领事司官员等也将作为特邀嘉宾为市民授课。
新闻推荐
——成都近期交通治理观察□本报记者王怀刘莉张彧希“7点15分,除137路客流较多外,其他免费线路客流增加不明显。”“7点19分,目前136路乘客较多,请东星公司做好应急准备。”“7点30分,目前137路、181...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