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
本报记者
罗辑
春节消费高峰即将到来,大部分商家会以打折优惠的方式进行促销,但一些不法商家也潜藏其中,设下“陷阱”欺骗消费者。成都市工商局年前支招,希望消费者能在享受优惠的同时避免受骗。
打折让利 谨防“先升后降”
部分不良经营者以先提高价格再打折的方式虚晃降价一枪。因此,购买时要注意货比三家,了解所购商品的真实价格行情,谨防“先升后降”、“明降暗升”的虚假打折。
免费抽奖 谨防以次充好
某些商家会在优惠广告上打出购买满一定数额的商品可以参与抽奖,实际上奖品是质地不好的积压商品。因此,不要过分轻信商家的抽奖活动。
购物返券 谨防循环消费
购物返券是最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打折方式,但部分商家会人为的限制条件,例如不能使用代金券购买打折商品等。因此消费者一定要咨询清楚活动细则和用券条件,注意返券使用范围和期限。
打折商品 谨防售后“缩水”
在往年的消费投诉中,不少商家以特价商品概不退换或者以特价商品不享受三包等理由拒绝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打折商品也能够享受三包服务,另可持相关消费票据向12315申诉或者辖区工商所申诉。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上证指数日K线图本报记者饶媛媛“创业板和大盘的分化真的越来越严重了,后市这种态势还会继续吗?”成都一位股民在看过金融投资报前日《今日聚焦》栏目中的文章后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而接受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