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什么味道?沸腾的锅底“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食材其中一涮,带来的就是这个季节特有的满足感。气温下降,一起来品品岛城初冬的滋味。提起火锅,像记者这样的80后,总是不自觉地与涮羊肉联系在一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太极八卦一般的鸳鸯锅进入北方人的视线,红彤彤的红油,不涮羊肉片,不蘸麻汁,毛肚、鸭肠、黄喉、鸭血,各种稀奇古怪的食材,都让人觉得新鲜。几年前,九宫格重庆火锅大举进入岛城,去年以成都火锅为代表的四川火锅又发起了川味火锅又一轮猛攻,在岛城的火锅江湖,这一锅翻滚的红油,如今已是恰到好处。
川渝火锅本一家
在很多食客看来,川味火锅分为两派,一派在成都,一派在重庆,一个绵里藏针,一个剑拔弩张,可谓泾渭分明。其中成都一派,牛油少、清油多,喜爱用新鲜辣椒与花椒来熬制油不多,味不重,甚至还有根本就不是麻辣锅底的番茄红汤。但重庆一派,清油少、牛油多,味重,喜爱干辣椒调味,花椒多,辣味刺激,吃起来十分爽快刺激,就像重庆美女热情爽辣的性格。关于两派火锅谁更正宗,是川渝两座城市之间历年来的“宿怨”,一提起火锅,两派的拥趸之间争吵总是难以避免,外地人就更分不清了。
不过,说起川味火锅的起源,业内的回答却普遍一致,就是重庆。“有关火锅发源地最被认可的说法,就是重庆长江、嘉陵江边的码头,那里的码头工人是第一批吃川味火锅的人。”说这话的是小龙坎老火锅香港中路店的徐经理,小龙坎是眼下成都最火的川味火锅品牌,今年开始进入青岛。按照徐经理的说法,在清末重庆两江码头,当时有随船顺江而下的各类农副产品,江边肉贩解牛后随手丢弃的牛杂,被岸边的水手、纤夫捡回,煮而食之,就成了川味火锅最初的雏形。
而在随后的发展中,重庆火锅与成都火锅开始出现口味上的细微差别。在品牌上“德庄”“小天鹅”“秦妈”是重庆火锅的典型代表,而“小龙坎”“大龙燚”则是成都火锅的代表品牌。 “从根本上说,我们都是发源于重庆,但到底谁是正宗的川味火锅,其实并不重要。 ”徐经理告诉记者。
不一样的火锅
川味火锅如今火遍大江南北,除了浓重的口味,其实也和四川发达的餐饮文化密不可分。据说古时四川山高险峻,虽物产丰富,却唯独缺少做饭的燃料,当地米贱柴贵,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习惯在外面吃。饮食文化的兴盛,让四川人更喜欢琢磨在烹饪上的创新。于是,一锅红汤,经过演绎,又出现了多样的展现形式。
冒菜,四川人喜欢把它称为冒牌火锅菜,可实际上“冒”是个动词,是用那种深深的竹勺把食材装进去在汤锅里烫熟,盛到碗里,浇上红油汤头,端上桌,就成了一份冒菜。因为和川味火锅的做法相似,也算火锅的一大分支。在宁夏路市南软件园附近的“思蜀冒菜”,老板说和火锅最大的不同是冒菜的汤较为清淡,可以直接喝。另外,比起一群人围锅而坐的火锅,冒菜即使一个人吃也不显突兀。
串串,算是火锅的简化版,在成都人们称之为小火锅。各种肉食、蔬菜都是老板串好的,自己端着一个大茶盘去拣菜,拣好之后回到座位上。座位上和火锅一样有锅,有清红汤之分,连竹签带菜一起放进锅里煮,煮好后就可以开吃了。串串普遍较小,可以一口一个。
麻辣烫,和串串的吃法有些类似,菜品是老板洗净选好用竹签串好摆好的,要吃什么自己拿,拿了放进锅里煮,煮好之后老板端给你。锅里面基本上没有长时间在煮的食物,都是你选好之后,老板才放进锅里帮你煮,口感好,且方便快捷。当然,在北方很多人也把这种吃法称之为串串。
川味火锅哪家强
说过了川味火锅江湖的争霸,在青岛想吃正宗的川味火锅,到底该去哪些地方?这几年在重庆、成都两大流派的轮番攻击下,想吃正宗川味,其实真的很简单。
小龙坎:前面提到,目前在成都最火的火锅店,晚上十点都会有人排队。在青岛,火爆程度也是惊人,几乎每天都要排队等位。位置在香港中路和福州路交界的地方。汤底正宗,很多食材,类似毛肚、鹅肠、小龙须、龙哥牛肉等都是从成都每天空运,保证正宗的成都味。还有红糖糍粑这样的特色小吃,也是川味十足。
大龙燚(yi):店面在福州北路万科中心,也是很火爆的重庆火锅店,如果能吃辣,可以尝试一下牛肉串,料足特别入味,他们的嫩牛肉口感比较滑嫩,还有各种虾滑、通威鱼皮这样的特色菜。
巴适小串:“巴适”在四川话里有“舒服”的意思,这是一家主营串串的川味火锅店,招牌的嫩牛肉、黄喉、毛肚之类,还有各种串串可以涮。蘸料是店家自己调制的,牛油锅底据说也是老板自己调制的,味道很香,价位也更接地气。
德庄火锅:和前面的都不同,这是正宗的重庆火锅,味道更浓重,在青岛已经有很多家分店。食材方面,和川菜类似,毛肚、鸭肠、嫩牛肉是必需的,但也有牛蛙、酱肉这样的特色菜品。
体验鲜香麻辣
很多人把川味火锅形容为一锅红油,但里面绝非全部都是清油或牛油,否则真成了油炸锅了。其实,川味火锅的精华是汤头,俗称 “锅底”,做法考究,汤汁是牛骨煮半日到一二天。当然,汤头离不开红油,大量的香辛料,每家都是独门秘方。
至于川味火锅的食材,因为来源于劳动人民,食材也多是当年上不了台面的各种牛杂、小鱼、小菜。比如毛肚和鸭肠,据说在任何一家川味火锅店一定是这两道菜。火锅上来以后,大家等得有点久了,锅才刚冒了点小泡,毛肚拿着筷子夹着涮几下就可以吃,涮的时间越短,越脆的就越新鲜,当然鸭肠、黄喉也是同样的道理。刚从锅里捞起的毛肚,裹挟着红油汤汁,是最能体现“麻辣鲜香”的食材。
川味火锅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食材当是酥肉,正宗的川味酥肉不会太肥让你腻口,没有丝毫的辣味,间或一两颗花椒就灵巧的驱赶掉肉的腥味。当然,也有酥肉是提前炸好需要下锅涮。川味火锅的经典菜还有鸭血,比起猪血、鸭血更细腻,而且还会吸汤汁,一口咬下去,汁涌出来,溢满嘴。
四川虽不靠海,可水系发达,自然也少不了河鲜的加入。例如,黄辣丁,一种黄褐色的小鱼,肉质鲜美细腻,久涮不老,也是川味火锅的绝配。很多人吃火锅也是无肉不欢,可川味火锅向来不涮羊肉而是涮牛肉。而牛肉也非单纯切片,喜欢用香辛料腌制,例如小龙坎的霸王牛肉,裹上红彤彤的辣椒粉,算是把川味演绎到了极致。川味火锅中,还有很多让北方人摸不着头脑的食材,比如小郡肝,真正尝过才知道,其实就是鸭胗。
新闻推荐
普高学生,可以中途转往中职学习;中职学生,通过相应学校成绩考核,可以转往对口普高就读……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动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意见(试行)》,将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课...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