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了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先进事迹。笔者仔细阅读,其中有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小岗的群众见沈浩不分白天黑夜为群众操心,为了能让他休息好,要给他住的房子门上把锁,沈浩却坚决不同意,他说“我知道农民的难处,他们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铁门不上锁,群众有事随时可以走进我的房间。”
“铁门不上锁,群众有事可以随时走进我的房间。”一句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沈浩对群众的深情厚谊。沈浩把每个小岗群众都当作自己的“亲戚”。事实上,你把群众当“亲戚”,群众就会把你当“亲戚”。有了这种深厚真挚的感情,我们的干部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体会百姓的心情,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党的干部只有与群众心连心、情牵情,培育同群众的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赢得群众的赞誉。
从某种意义上讲,住房不上锁,反映出沈浩的事业心、责任感。柴米油盐酱醋茶,每家每户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样那样的疾苦,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了解群众的心声。在小岗的6年里,沈浩始终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住房不上锁,还反映出沈浩敢于正视问题、敢于了解问题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不可否认,现实中,有的干部害怕见群众,遇到矛盾绕道走,该干的事不干,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
当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一些问题,发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锁门”、对群众反映的事避而不见。事实证明,出了问题不能躲、不能拖、不能推。否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减少和解决,而且会使矛盾越积越多,问题越拖越大,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新闻推荐
三招巧解两难题凤阳县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路纪实马顺龙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