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会精神为凤阳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凤阳是明文化发祥地、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明文化”“改革文化”和“花鼓文化”独具特色。去年以来,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把今年确定为“文化加强年”,同时出台《凤阳县文化加强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抓好文化加强年活动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迎接、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第九次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深入宣传过去一年来取得的成就和今年全县总体工作部署,为迎接、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和学习型示范点”活动,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继续做好党员教育“三个一工程”,促进理论政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打牢全县上下追赶跨越、奋力“双超”的思想基础。围绕凤阳“六大战略”“三大目标”和“四个年”建设活动,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努力推出一批针对性、指导性强的理论调研成果。三是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积极参与“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四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城乡共建、和谐发展。五是进一步深化城乡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文明乡镇、文明家庭、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评选活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四个年”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大新闻宣传和引导。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组织好相关主题、专题等新闻宣传,加大工作推进中的经验成果宣传,为凤阳“追赶跨越”营造浓厚的氛围。进一步加强县广播电视台和凤阳新闻网等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整合资源,加强县“新闻中心”建设。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利用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开展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宣传工作者、优秀文化工作者和优秀新闻作品的评选表彰。加强记者和新闻通讯员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大外宣格局。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做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新闻处置同步进行。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善待﹑善对和善用媒体,积极做好来凤采访记者接待、服务和引导工作,借助中央和省市的主流媒体,宣传凤阳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优秀历史文化、传播友善声音。建立健全党委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机制,加强新闻发言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加强新闻、信息发布管理工作,加强互联网监管和涉凤舆情研判工作,及时有效处理敏感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为文化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整合后的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切实履行好综合行政主体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巩固和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做好挖掘“文章”,打好凤阳文化“牌”,推出一批独具凤阳特色的文化艺术项目。加大对凤阳花鼓﹑凤阳民歌﹑凤阳凤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在部分中小学校设立“非遗”文化课程和培训班,筹备组建“凤阳花鼓文化艺术团”,坚持走政府扶持、企业资助、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积极开展交流展演,为凤阳花鼓文化艺术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发挥县文联作用,以弘扬“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为主题,精心组织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艺、文学作品。组织编撰完成承载和反映凤阳厚重历史文化的图书《凤阳花鼓全书》和《中国·凤阳》。围绕建党91周年、建国63周年等重大节庆,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举办主题鲜明、格调昂扬、节目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第三届青年歌手大赛、广场纳凉晚会等品牌文化活动。承办好2012年全国篮球俱乐部青年联赛等全国、全省级重大体育赛事。精心规划推出一批凤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新产品。开展民间民俗文艺“踩街”、摄影展、凤画展、职工篮球赛、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展演、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打好这一独有的文化品牌。继续实施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有线、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向乡镇的延伸,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和收视效果,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成果。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华书店便民店﹑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绿色网吧一体化建设。在城乡各地文化广场全面建立党报党刊阅报栏。加快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钟楼文化广场和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城乡文化馆、站、书屋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创建以明中都城遗址公园﹑小岗村文化产业园、凤阳韭山国家地质公园、钟楼文化广场为平台的四大文化产业基地。
(作者系中共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新闻推荐
府城镇情暖计生奖扶特扶家庭
凤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