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在凤阳县钟楼小区,孙宗如大姐正在忙着布置房间。“房子里的水电,灯具、卫浴全部安装好了。只要装上窗帘,买点家具,添点锅碗瓢盆日用品就可以入住了,1万元都没用完。”孙大姐一边忙碌着,一边笑呵呵地说着。
孙大姐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为了照顾上学的女儿,在凤阳的一家企业打工,月收入千余元。除了房租,剩下的钱不够糊口。考虑到孙大姐家的具体情况,民政部门把她家纳入低保户范围。去年,孙大姐申请了公租房,2014年10月份,拿到了公租房的钥匙。“要是没有政府建的公租房,凭我自己的收入,是没有能力住新房子的。”孙大姐铺好床铺,站起身来,打量着房间,满脸的幸福,满脸的感激!
为保障困难群众有房住,从2012年起,凤阳县开始投资建设公租房。目前已有1100套公租房建成,在建的有1650套。2014年10月份,1100套公租房全部分配到户。本次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府城、临淮、门台三地符合保障条件的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分配中,低保家庭和烈士遗属、残疾军人,孤寡老人、四级以上残疾人员、重大疾病救助对象,劳动模范、见义勇为人员的家庭优先保障。
凤阳县建设局保障房管理处工作人员顾友刚告诉笔者,为了公平起见,公租房分配采取摇号方式。上午摇取顺序号,下午摇取房号。对个别年龄大或腿脚不方便的住户摇到高楼层的,保障房管理处帮助其与其他低楼层住户协调互换。
租住在府城镇楼东社区的吴满明大爷今年也分配到了新房子。61岁的吴大爷2014年4月份查出患有结肠癌,已入院做了3次手术。目前,身体恢复良好,但花去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陷入了经济危机,连一个月400元的房租也交不起了。2014年年底,相关部门考虑到吴大爷的特殊情况,在钟楼小区2楼给他分配了一套公租房。吴大爷说:“政府照顾我们老年人,给我们分配了二楼,楼层不高,老年人上下方便。采光好,环境也好。等开春身体恢复好了,就搬到新房去住。”
今年30岁的周楠楠带着5岁的儿子在租来的一间小房子里生活。丈夫在上海打工,挣钱不多。2014年10月她家也分到了一套公租房,春节可以在新房子里过了。为了多挣点钱,楠楠丈夫还没有回来。“过两年,有点技术了,就能多挣点钱了。等我挣到钱,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给楠楠和孩子一个更好的家。”楠楠丈夫在电话那头告诉笔者,话语里有点无奈,但更多的是希望。
据了解,2015年,凤阳县继续做好钟楼小区公租房和临淮关永福路公租房建设。目前,永福路公租房主体建筑已竣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装饰;钟楼小区公租房房建工程已结束,附属工程即将开工建设。这两个小区1400多套公租房建成后,将解决更多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新闻推荐
凤阳采取有力措施 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