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种粮大户王道平的家里很是热闹,一辆装有两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农用车徐徐开进他家院子,喜笑颜开的王道平一手指挥农用车停放,一手示意家人点燃预备好的鞭炮。
插秧机一卸下车,亲友四邻纷纷围了上来,争睹“新铁牛”的风采。“一台12万元,但我只给了9万元,人家老板就爽快地把机子给送了回来。”王道平高兴地告诉大家伙。
“农机补贴不是要提交申请、人机查验、全部公示以后才能发的吗?”村民王四子一直很关心农机购买行情。
“那是去年的‘老黄历\’了,今年不一样了。”送插秧机来的农用车司机熟悉情况,“我们企业在银行有350万元的授信额度,企业通过贷款把农户的补贴钱先垫上;如果农户资金缺口大,还可以为农户担保补贴以外的贷款。”
“是啊,为了这事我们局里多次召开银企对接会,最终成功申办了这款农机购置补贴小额贷款。”县农机推广站漆明芝和技术人员不知啥时候站在了人群中。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原来去年农机局在全县开展一线服务活动,在农机技术推广和分片召开的农机大户座谈会中,农村专业合作社、农场主、种粮大户和经销商们多次提到农机贷款难,银行一直对农机抵押不感冒,让买卖双方都施展不开“手脚”。为解决这一问题,县农机局尝试和银行沟通,通过艰辛的洽谈磋商,共同探索构建政府、经销商、银行三位一体农机服务新模式,今年3月来安在滁州率先推出农机购置小额贷款产品,符合条件的农户由授信经销商担保一次可贷款8至20万元,农机补贴款下来后,农户还本、经销商还利;补贴款额以外的贷款由经销商担保,购机户按期清还。
漆明芝介绍说,农机购置小额贷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各方欢迎,大大地活跃了农机销售市场,有力地解决了农户购机借款难、经销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突破了银行贷款业务瓶颈,增加了信贷业务收入。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170多万元,农场主、种粮大户新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713台套;目前此项金融业务已在两家银行拓展。
专家来了,很快王道平家的院子成了培训课堂。对于群众对插秧机成本回收问题的顾虑,漆明芝以王道平家庭农场为例给大家伙算了一笔细账,“如果按照每人每天能栽1亩地计算,王道平流转的1600亩地,每天上工100人,至少要栽上半个月,工钱就得20来万元,费工、费钱还延误农时。有了这两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近200亩,如果满栽满种1个星期就插完了,除去人工和燃油费,一季可节约成本十几万元呢。”大家伙听得连连点头,王道平笑得愈加爽朗。
新闻推荐
来安县张山乡寻找出路秸秆变废为宝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