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老赖”不是新鲜话题,执行难也不是“刚出炉”的热词,执行却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曾跟随法官执行案件,追踪老赖行迹,经历执行的点点滴滴。但是9月8日,在全椒县法院的执行局里,记者却感受到一番新气象,分段不分离的集约化执行模式“形散神不散”,面对堆积如山的执行积案,巧妙而轻松地执结。
“2008年开始试行时,当年我们的30%案件通过分段集约执行轻松解决,甚至只是查找了银行系统,就将老赖的财产扣划到位。”全椒县法院执行局长杨甫源很自信,当初尝试分段集约执行案件,目的就在于提高效率,事实也证明,确实大大提高了执行结案率。
在全椒县法院整洁的卷宗面前,记者很好奇:“分段集约执行就是流水线办公吗?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一段工作?”“不是,执行工作不同于工厂生产,纯粹的流水线容易导致缺少负责人,反而使得案件没有主线发展,容易停滞。”杨甫源局长解释。
不久前,在全椒法院打赢官司的李老汉,因为拿不到对方的欠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理李老汉强制执行申请后,案件首先就分到执行局的综合组,进行受案登记、制作执行通知书,同时对被执行人进行身份信息的查询。一切执行准备工作就绪后,案件由具体承办人负责约谈当事人、送达执行通知书等,同时,承办人会将案件需要查控的信息递交到银行小组、房产小组等,由这些小组人员去具体负责统一查询被执行人在银行、土地、房产等部门的财产信息,并及时进行扣划或者冻结。具体承办人通过查控阶段,掌握案件具体进展后,根据被执行人的态度和行为,以及财产状况,申请拍卖财产或者直接扣划钱款。但是这一决定,要经过分管院长的批准,转由立案庭进行具体的财产拍卖。执行局并不参与。李老汉的执行案件还在进一步查询中,但是根据银行方面的反馈信息,执行局已经掌握了老赖的财产状况,“这属于比较顺利的,我们能够保证执行到位,不过有的被执行人早早就转移了所有财产,就更挑战我们的查控能力。”
李老汉的案件执行过程,让记者更准确地理解了这一“形散神不散”的执行方法。原来,在这一执行流程管理中,分段集约与承办人主办是相互结合的。一方面,案件接收、执行准备、财产调查、控制、处置、异议审查、信访接待、结案审查、立卷归档,各个环节分段由不同人员实施,打破了过去执行案件从接收到结案全由一人负责到底的执行模式。另一方面,承办人还是最终的负责人,不会导致申请执行人找不到自己案件究竟由谁负责,向谁了解和问责的局面。“流程管理的强化,有效遏制了消极执行、拖延执行,提高了执行工作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就算是执行结案,要求也是一丝不苟。“由立案庭审查,执行员填写‘执行案件结案审批表\’,连同卷宗报执行局长审阅合格签署意见,经立案庭审查确认后方可在网上报结。案件报结后需在一个月内将案卷移交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确保归档的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样的介绍,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分类归档,进行详细标注的卷宗,可能无法理解这扎实的结案工作呈现出的效果。
据介绍,全椒县法院2010年,案件执结率 90.6%,实际执结率76%,标的实际到位率69.8%,当事人自动履行率68%。 2007年至2010年,在滁州市中级法院对基层法院年度考核中,全椒县法院执行工作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2011年6月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全椒讯 正在读大学的女孩小花,因亲生父亲何某某多年来占有自己的财物,却对自己不尽抚养义务,便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近日,全椒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何某某返还小花财物共计58236.24元。2005年1...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