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民间借贷”幌子下的诈骗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15-06-01 19:39   https://www.yybnet.net/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借贷,是民法范畴中的一种合同关系。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一种侵犯财产型犯罪。这两个分属于民刑领域的法律关系交叉出现在一类打着“民间借贷”幌子进行诈骗的案件中。近日,全椒县人民检察院就受理了2起这类案件,涉案金额均在50万元以上,被害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

周某,女,63岁,安徽A县人。 2010年,周某找到孙某,骗称其在X镇买一山场,转手能赚40万元,现急需资金,孙借给周3万,周并未在X镇买山场;2011年,周某找到李某、刘某,骗称其在X镇某楼盘开发21号楼,现需资金周转,并带李、刘二人现场看了21号楼,李、刘分别借与她5万、3万,某楼盘21号楼非周某开发;2012年,周某找到肖某,骗称其在A县搞了一个绿化工程,让其借钱支付招标款,肖借与周4万元,周某未曾在A县搞绿化工程……至案发,周某捏造多种虚假事实骗取8人合计75万元,且未归还任何一笔钱。

从理论上来讲,周某年逾六旬,一个月只拿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不具有偿还50多万元借款的能力,且至案发也未归还过借款,由此可以推断出周某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周某以开发种种项目为理由向他人借款,实际却没有开发项目,即是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主客观相一致,构成诈骗罪。

但在司法实践中,周某仅承认向他人借款,拒不招供其借款时采用了虚构的理由。被害人出于对周的信任,借款时均为一对一证据,周的供述与被害人的陈述不一致,被害人的陈述是孤证,证据之间不能相互印证。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办案人员只能作证据不足不起诉,建议按民间借贷提起民事诉讼。

当今社会此类案件特别多,借款人编造理由,以高息为诱饵,骗取他人钱财,或挥霍,或携款潜逃。受害群众人数众多,被骗金额较大,有些是倾全家之所有,有些是东借西凑,却由于轻信心理,未保留充足的证据不能将借款人绳之于法。被害人苦不堪言,而引发上访、缠诉等社会问题,甚至导致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其他刑事案件发生。

检察人员提醒大家,他人借款时,应理性对待,综合考量其房产状况、收入、职业、信用记录等多方面因素,不要被借款人的花言巧语、高息红利所诱惑,投资最好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

·严文霞·

新闻推荐

孤证证言不采纳

借朋友款后,以款已还清、只是借条未收回、有人证明且已过诉讼时效等等为由,拒绝还款,致索款无果,朋友对簿公堂。近日,全椒县人民法院审结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依法判决项某偿还季某借款30000元。...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法院庭审搬进驾校2015-09-10 12:29
猜你喜欢:
评论:(“民间借贷”幌子下的诈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