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晚秋黄梨一亩树十亩田

来源:阜阳日报 2013-10-28 10:5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邓翔

近日,记者在阜南县苗集镇广阔的田野里看到,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农民正在给一株株梨树整理枝杈。梨树上,一颗颗拳头大小的黄梨迎风招展,长势喜人。

“再过一个多礼拜就成熟了。”阜南县苗集镇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朝向指着门外密密麻麻的梨树告诉记者,一到11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就排起了长龙,村民把采摘下来的黄梨分级装箱,再由货车运往合肥、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摆上水果市场、超市的柜台。

  一亩果树顶十亩田

   “过去,都讲‘一亩园十亩田\’,是说种一亩菜园抵得上种十亩粮食的收入;现在,我们村一亩果树应该比一亩园更强。”一旁的合作社社员杨金才对王朝向这句话深表赞同。看着满树黄灿灿的梨子,杨金才算了一笔账,自家的15亩黄梨每年可以给他带来20万元的收入。

杨金才2007年开始试种晚秋黄梨,第二年亩产就达1000公斤以上,去年亩产平均在3000公斤,亩产最高达3500公斤,以每公斤平均售价6.5元计算,亩均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

与杨金才同在苗集镇前进村的村民田德虎,是村里的“老脑筋”。当年,杨金才弃种粮食、改种果树的时候,他很是不解:“农民不就是种庄稼的吗,整天折腾这些小树苗干啥?”杨金才当年的行为,在许多村民眼里是“不务正业”。几年过去了,树上结满了果子,来拉货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这些原本在田德虎眼里的“山蛋蛋”转眼变成了“金果果”。

看到不少人依靠种植晚秋黄梨发家致富,田德虎坐不住了:“俺辛辛苦苦一年忙下来,自家8亩地才赚一万七八,还不如人家一亩梨树赚得多!”去年,田德虎拉下了老脸,买了两瓶好酒,找上了杨金才,学着种起了晚秋黄梨。看着长势良好的梨树苗,田德虎笑呵呵地说:“现在种树要是不积极,那就是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了。”

在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的黄梨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棵棵黄梨树已汇成了壮观的林海。合作社负责人王朝向告诉记者,阜南县地势平坦,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合晚秋黄梨的生长。近两年,合作社正式注册了“晚秋”商标,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晚秋黄梨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制作盆景更赚钱

   现在的兴农果树合作社已不再满足于种树卖果子,果农们开始琢(怎么能种出更赚钱的“宝贝”了。在前不久举办的2013合肥农交会上,合作社参展的黄梨盆景成了“明星”。“双喜临门”、“阳关三叠”、“四海升平”……按照果实的数目,这些修剪好的盆景全都被取了喜庆的名字。虽然每盆售价高达300至500元,但依旧挡不住市民的热情,不到一天工夫,这些盆景梨就销售一空。

合作社负责人王朝向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共种植了50亩盆景梨树,制作了大概2万盆盆景,目前已销售一空。每盆售价为300至500元,按300元一盆计算,这50亩地的果树能收入600万元,每亩地毛收入达12万元,纯收入七八万元没什么问题。“一亩普通梨抵得上10亩粮,一亩盆景梨抵得上5亩普通梨。”这是王朝向的算法,也是当地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

经过几年发展,阜南县黄梨种植面积目前已超过1万亩,黄梨年产量达100余万公斤,产值超过600万元。阜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阜南已确定把黄梨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提出“把阜南打造成为中国晚秋黄梨基地和中国晚秋黄梨之乡”的设想,将进一步扩大全县晚秋黄梨种植面积,使“晚秋黄梨”成为阜南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

新闻推荐

让参合群众多受益

记市人大代表、阜南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陈雷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晚秋黄梨一亩树十亩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