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在颍东区向阳街道办事处东平社区住着一位年逾六旬的盲

来源:阜阳日报 2013-10-10 10:5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马红云

在颍东区向阳街道办事处东平社区,住着一位年逾六旬的盲人婆婆牛金荣,别看她眼睛看不到了,却整天逛公园、超市。有人问她:“你眼睛啥也看不见,还到处逛个啥?”可牛金荣却笑呵呵地说:“俺儿媳妇一边搀着俺逛一边给俺介绍,路上跑着啥样的小汽车,公园里有什么样的红花绿树……俺眼睛虽瞎了,但心里很亮堂。”

记者近日到牛金荣家拜访时,只见她穿着一件红底灰花的褂子,显得格外精神。“儿媳妇经常给俺买衣服,柜子里还有几套新的没上过身呢!”牛金荣说,她的晚年如此幸福,主要是因为有个好儿媳妇郑敏。

“十几年前和丈夫定亲时,就有不少人对俺说,婆婆是个盲人,看不得孩子顾不了家,过门还得你伺候,这门亲事定不得!”郑敏告诉记者:“俺嫁人看得是人品,只要过了门,婆婆也是妈,咱得一样孝敬。”

自从结婚后,郑敏每天洗衣、做饭、打扫,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她又把老家阜南县方集镇的炸馓子手艺教给丈夫,夫妻俩做起了炸馓子生意。郑敏有手艺负责加工,丈夫则负责走街串巷销售。

“炸馓子既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郑敏说,自己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饭后,开始炸馓子。先要打开鼓风机,烧热一锅油,再把前一晚准备好的油浸面扯出来,框几十道在胳膊上,然后双手平举着过油炸。“一把馓子有七八斤重,得一直用双手架着,从锅里过油、翻动,直到馓子变成金黄色。”郑敏说,这样的动作每天要做百十回,一天下来累得手臂酸痛、直不起腰。

牛金荣年纪大、睡觉轻,早晨听到儿媳妇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总想帮点忙。郑敏怕婆婆离油锅近了有危险,总对婆婆说:“没啥需要帮忙的,妈您再睡会儿。”即使炸馓子再忙,她也要抽空把早饭端到婆婆面前。

5年前,郑敏的丈夫因急性肠炎住进了医院,急需动手术。她把孩子送到亲戚家,全天在医院陪护,可心里却放不下婆婆。牛金荣拉着郑敏的手说:“没事,你把俺儿子照顾好就行了,我瞎婆子饿不着。”丈夫住院期间,郑敏每天到医院照顾丈夫,忙前忙后,趁丈夫睡着不打吊针的时间,又骑上电瓶车回家看婆婆,照顾衣食起居。“儿子住院一个多星期,儿媳妇每天晚上都回来看看俺,嘱咐俺注意安全。”牛金荣回忆起往事,禁不住哽咽,直夸儿媳妇好。

在郑敏的精心操持下,一家人生活得平静又幸福,丈夫每天外出卖馓子,她在家忙前忙后,孩子也渐渐长大,孝顺、懂事。“儿子、儿媳妇教得好,孙女也很懂事,天天把饭端到俺面前,周末陪俺去洗澡、逛公园,俺过得很幸福。”牛金荣说。

新闻推荐

三轮车非法营运 为何难整治

本报记者 邓翔/文 郭海洋/摄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颍东区向阳街道办事处东平社区住着一位年逾六旬的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