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6岁的李鹏枭出生于阜南县,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大三时,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李鹏枭被公派到古巴哈瓦那大学,进行为期七个月的语言完善课程学习。李鹏枭说,这七个月的古巴留学生涯,让他对这座美丽的岛国百感交集。
艰难困苦见友情
2009年10月24日,李鹏枭抵达古巴。之前他就已经感冒、发烧,第二天,还没等他分清寝室和食堂的方向,就被救护车拉到了偏僻安静的隔离病房,在那里,他遇到了三位患难病友。“我们四个人被隔离了十多天,一起畅聊自己的过去和对古巴的期待,很快就建立起革命战友般的深厚感情。”
李鹏枭说,在古巴,虽然生活比较艰苦,但是人与人之间却充满温情。因为身体状况不太好,当时,李鹏枭去过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医院。而每次他生病时,一位叫 Yisel 的朋友都会陪在他左右。一次,李鹏枭被一只流浪狗咬伤了腿而被隔离,意外的是,全班同学都来看望他。李鹏枭说:“那些温暖和感动,让我变得更有勇气面对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李鹏枭住在哈瓦那大学的塔拉拉校区,校舍条件比较差,十人一间的寝室经常断水断电,冬天冷到大家只能挤在一个被窝里取暖。可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很多人都学会了做饭、自己理发,学会了节约用水、合理支配时间。而且,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大家建立起的友谊格外深厚。”
学习并旅行着
西班牙语是古巴的官方语言,李鹏枭和其他16位同学时常要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上课,授课内容不仅包括西语语法、写作等语言基础知识,还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比如拉美文化、古巴经济等,这使他们对西班牙语系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经过七个月的学习,李鹏枭和同去的中国留学生们,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能够流利地与古巴人交谈,甚至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买特产时还能与古巴人讨价还价。“我们平时的课程比较紧张,当时觉得收获甚微,可是后来才发现,学习的内容都潜移默化在自己的生活中了。”
周末时,李鹏枭会和同学一起走遍哈瓦那,去看看原来只是听说过的地方。“像充满法国风情的 Cienfuegos, 革命者切·格瓦拉沉睡的 Santa Clara, 还有海明威笔下泛着白色浪花的深海 Cienaga De Zapata ……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同时也都留下了我们的影像。”说到这些,李鹏枭无限留恋。
从古巴他走向世界
回到上海,李鹏枭继续学业,并被保送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古巴的欢乐与痛苦留在了记忆中,但这次切身融入到西班牙语生活环境的机会,为李鹏枭在西班牙语领域的继续深造打开了新的大门。
研究生毕业后,李鹏枭又选择了出国留学,他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西班牙的骑士精神吸引着他。
现在的李鹏枭,仍然继续着康普斯顿大学博士生的学习,同时,他还是澳门科技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的老师。偶尔,他会回想起在古巴的生活,尽管也曾有许多不开心,但他仍希望有机会能够再去古巴,因为那里有他的老朋友……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石中原 李占亚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