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平
大寒来了,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平安健康度过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呢?近日,有着多年中医理疗经验的阜阳“春阳堂”主治医师朱敏给市民开出了几个生活小贴士。
朱敏介绍,寒冬首先要保护好我们的脏腑——五脏六肺。古人告诫我们: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五脏六肺中,肾是先天之本,冬季把肾养好,才能保证来年身体机能上升,不易患病。养肾可以通过多吃黑色食物,如五谷类的黑芝麻、黑豆、黑米;肉类如乌鸡、黄鳝、泥鳅;蔬菜类如茼蒿、生姜、大葱、大蒜、韭菜、香菜等都是补肾的好食材。平时也要注意多吃性平、性温和、性热的食物,对肾也有好处。”
当然,大寒时节气温低,空气干燥、冷风呼啸,对呼吸器官损伤比较大,因此,市民要多注意养肺。如果肺气虚寒,儿童就容易感冒、咳嗽,甚至发烧;老人容易支气管出问题。那么,应该如何通过饮食,实现养肺的目的呢?朱敏介绍:“中医里白色入肺经,因此要多吃白色的食物,如大白菜、包菜、鸡肉、鱼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怕烟,建议市民不抽或少抽烟。平时多吃清肺润肺的食物以保障肺部的清洁,才不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疾病。”
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朱敏提醒爱晨练的市民注意,早晨空气含氧量少,冷空气会刺激身体,容易诱发血管痉挛,使突发事件增多,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运动避开早晨高危时段。另外,清晨血黏度大,血压容易升高。所以,早晨还是脑中风、脑梗塞、心梗塞等疾病的“危险时段”。建议这类人群选择在早九点至十点,下午四点至五点左右锻炼,较好一些。
俗话说“头戴一顶帽,胜穿一件袄。”大寒时节老人外出,头上要戴上一顶帽子,可以很好地保护脑血管不受刺激。同时,还要注意颈椎保暖,腰部、膝关节、脚部都要保护好。“特别是脚部,它是人体的一个全息胚,也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每天晚上睡前,用温热水泡泡脚20到30分钟,有条件的可以放点儿生姜、花椒。这样,整个寒冬都能健康平安度过。”
很多人有失眠的情况,因此,大寒时节要早睡晚起。睡觉前尽量不要看或者听过喜过悲的电视或戏曲,睡前放松,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才能有利于睡眠。
总之,寒冬想要自己有个好的身体,就要顺天时:一要保暖,二要会吃,三要会动,四要会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膳食,平安过冬。
新闻推荐
皖西北花木城大棚遭受雪灾后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