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方达
“我刚刚从山东学习果园管理回来,赶着采摘园里的最后一批油桃。”近日,记者在位于颍上县五十铺乡的一个桃园里见到孟驰时,这位90后的阜阳小伙正在桃树间穿梭,并用手掌快速地挨个摸过桃子、摘下来,孟驰介绍说:“桃子大小能充满手心就是长好了。”
去年刚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孟驰目前正与两名高中同学一起经营这个油桃园,被周围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学生农民”。但孟驰显然不太喜欢这个称呼,“我更愿意把我们叫作‘有志青年\’,读大学的过程只是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宽、更远。”
孟驰告诉记者,自己读大学期间喜欢到处去走走看看,有一次到山东时,了解到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较好,并着了迷。“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一块普通的土地上能前后延伸出多种产业,孕育出巨大的价值。”此后,孟驰就经常往山东跑,到现代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学习,经过一年多的考察与学习,孟驰决定毕业后发展大棚温室油桃种植业。
进入大四后,孟驰开始着手创业的各项准备工作,他找到高中时期的两位同学丁贝贝和汝惠子做合伙人。“丁贝贝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平时又对种植花草特别感兴趣,我就把桃树种植管理交给他负责,汝惠子性格外向,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我就让她负责油桃的销售和市场信息搜集,我负责果园发展的统筹工作。”孟驰介绍说,在理清思路、做好分工后,三人开始在各自的学校、山东和阜阳等地奔波,联系生产资料、学习种植技术、流转土地……毕业前夕,孟驰等人成立了颍上县田甜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在家人的支持下,在五十铺乡流转五十亩土地,建设了油桃园。
“当初我们都是门外汉,现在都是内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摸索,丁贝贝很快学会了如何控制大棚内温度、剪枝、疏果、施肥等种植技术。汝惠子联系了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型水果超市,建立销售网络……在孟驰的规划中,将逐步引导附近乡镇群众采用他们的种植方式,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最终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大型水果种植基地甚至是水果交易市场。
2012年冬天,桃园里的桃树开花了,今年3月开始陆续挂果,到了五月,个大、肉脆、味甜的油桃大量上市,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客商直接把车开到园子里购买油桃。“采摘忙碌的时候,我们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说起首次丰收,孟驰显得很兴奋,他表示,由于大棚油桃上市较早,价格比较理想,加之利用了先进的种植方式,桃树产量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我们现在只是小试牛刀,田甜园的精彩还在后面。”孟驰打算再稳扎稳打发展一年油桃种植,到2015年就引入深加工设备、厂房,延长产业链条。“到那时,我一位学习发酵专业的同学将研究生毕业,准备拉他入股。我们要做油桃酸奶、罐头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孟驰表示,有年轻人的干劲和专业的技术,他们会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路上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关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系列报道之结构篇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