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记者一踏进市医院急诊楼的大门,立刻就被现场紧张的气氛包围起来:咨询台前不断有人来询问,挂号收费窗口前排起了长队,急诊室内挤满了人;加上呻吟的患者、焦急的患者家属、忙碌的医护人员、急匆匆的脚步……这里所有的人似乎都绷紧了神经。
据急诊内科主治医生王治洲介绍,今年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中暑、车祸、酒精中毒、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因打架斗殴导致外伤的患者明显增加。现在都过了处暑节气,需要急诊的病人还是很多。每天,急诊室里都会上演“生死大营救”。
急诊室里病人不断
“快给俺妈看看吧,她都吐得不行了!”急诊室内,还没看到人进屋,焦急的呼救声已经传了进来。声音刚落下,只见三男两女架着一位老人的胳膊,急急忙忙涌到急诊室,堵住了门口。
“快坐这儿,怎么了?”王治洲医生顺手拉来一把椅子,让老人坐在自己身边,开始询问起病情来。“又晕又吐,从上午开始发病的……一路上吐了三四回了,光吐黄水。”66岁的徐林真老人趴在桌子上,断断续续、有气无力地回答。
“先赶紧量量血压,量完我再用听诊器听听。”王治洲和护士给老人做了详细检查后,向老人的家属叮嘱,“可能是中暑了,这只是初步结论;马上带老人去做个CT,诊断会更准确些。”
“王医生,俺家孙女没事了吧?”徐林真一家人刚走,安娜的奶奶后脚就进屋询问。原来,两天前,24岁的安娜和弟弟在家因琐事吵架,一气之下,她喝了农药,又吃了十几片安定药片,一个小时后,妈妈发现倒在床上的她,就立刻送到了市医院。
“没事了,已经洗了胃,修养了两天,今晚再吊一瓶水,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听了王治洲医生的回答,安娜奶奶感激地连连道谢。
在屋里坐了半个小时,已经有五六位患者进进出出。见有人去办理住院手续,记者忙上前“插空”采访。王治洲说:“最近,平均每天来就诊的有二三十人,高峰期能达到五六十人,还有从淮北、河南过来看病的。”
技术过硬快速救治
每天早上8:00,王治洲穿上白大褂,踏进急诊室大门,交班、查房、下医嘱,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有时候,往往快到下班时间了,急救车还一辆接一辆开来。“上班提前,下班不定时”已是常态。
“急诊科比较特殊,我工作9年了,一年365天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经习惯了。”王治洲说,“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面对病情危重的病人,医生的反应要特别迅速,思维要敏捷,情绪要镇定,对病人病情的处理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目前,市医院急诊科的分类比较细,包括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感染科、妇产科、五官科、烧伤科、儿科等。”
“急诊科的医生要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技术,比如心肺复苏、洗胃、气管插管等;对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特危急病,还要有及时正确的处理能力。”王治洲介绍说,去年底,太和一对老夫妻到八里河旅游,老大爷心脏病复发,心律失常,当即被送到颍上县人民医院救治。由于随后病情恶化,心跳停止,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又被送到市医院急诊科。接诊后,医生并没有慌张,而是马上采用心肺复苏法电击治疗。“20分钟后,患病的老大爷就可以慢慢坐起来了。”
工作量大不停忙碌
急诊内科共有13位工作人员,29岁的朱慧影是其中的一名护士,已经在医院工作了6年。她告诉记者,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要大得多。“白天一天跑下来,浑身都疼,整个人都垮了,回到家里,啥都不想干,就想直奔卧室;我们还要上夜班,有时候一个星期要上两个夜班,一旦上夜班又要忙一整夜,根本休息不了。”
朱慧影告诉记者,每到过年,急诊科的工作人员会更辛苦。“过年的时候,食物中毒、喝农药、家里生气、打牌吵架的人特别多,很容易出事,医院要求医护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等待召唤。所以,过年的时候我们也要把工作的弦绷得很紧。
还没聊几句,朱慧影就被病人家属“使唤”走了。随后,她忙着给住院的病人拿被子,又给病患配药、扎针。面对患者的提问,她总是微笑着解答,“不懂就问我哈,一定帮您办好,放心吧。”
记者在药房和病房里围着朱慧影转了好几个来回,她也顾不上说一句话,十几分钟前提的问题,早已淹没在忙碌的工作中。“真抱歉,你再等会吧,确实太忙了。”这是记者在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听到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新闻推荐
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陶冶性格情操的教学活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知觉活动,而是教学双方认知情感的活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在情感方面...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