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处境尴尬喜忧参半广场舞

来源:阜阳日报 2013-12-20 21:1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大妈敲起腰鼓跳起来,快乐健身莫扰民。

一边是跳得起劲的大妈,一边是心烦气躁的小区居民,广场舞作为普及面很广的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如今受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的欢迎,同时,噪音扰民也让周边居民不胜其烦。一方面爱之深,一方面心里烦,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和诉求,成了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

  追求安静 走为上策

   “一个白班连着一个夜班,早上下了班恨不得倒头就睡。可是,每次回到家的时候都被吵得睡不着觉。”在市肿瘤医院工作的官梅梅这段时间睡眠非常差,除了经常上夜班的原因外,楼下的广场舞音乐也吵得她心烦意乱,难以入眠。

睡眠不好,工作效率自然就低,再加上日常工作任务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一直都不理想。

“早上打太极,晚上跳广场舞,滨河广场这个路口就没有安静的时候。要是以后成了家,一定要换个地方住。”官梅梅说。

和官梅梅一样,阜阳师范学院老师杨军也遭遇过类似的烦恼。为避免孩子学习受到影响,他决定走为上策。

“刚来阜阳工作时,女儿才读五年级,考虑到上学方便,我在锦城·香格里拉东区租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没想到这个地方会那么吵。”他说。

由于杨军租住的小区离工作单位较近,附近又有阜阳市附属小学和阜师院附中,工作学习都方便,唯独汽车西站对面的露天广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以前,女儿在颍上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转到阜阳后,她的房间正对着西站对面的广场,写作业的时候总有点心不在焉,还老往窗外张望,成绩下降很快。”杨军说,一学期下来,女儿的学习成绩退步了十多名,那些每天在窗外回响的广场舞曲,女儿几乎都能哼出来。实在没办法,他就把家搬到了清河巷的防疫站家属院。

乡村舞蹈队 四年搬了五次家

   红舞鞋艺术中心是颍上县半岗镇成立最早的一家舞蹈培训班,从2009年6月成立到现在,先后挪了五个地方。

“刚开始跳广场舞的时候,周边居民都觉得新奇,舞蹈室门前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到一个月,有些人就不乐意了。”余东梅是红舞鞋艺术中心的老师,一谈到广场舞扰民,她就有一肚子话要说。

这四年多时间,租房子对余东梅来说就像在打游击,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不过一两个月,主要原因就是周边居民觉得她们太吵闹了。

“我组建舞蹈队之前,小镇上的居民几乎没有什么夜生活,广场舞让这里一下热闹起来了。不过,习惯了安静的人还是不适应。”她说。

为避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余东梅带着这支五十多人的团队辗转于小镇的好几条偏僻街巷,却总是遭到附近居民的驱赶。那段时间,她们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跳舞。

“当时,有一个学员知道我的难处,就把自己的三间门面房租给我用。后来,这家人添了孙子,孩子又特别怕吵,我就不好意思再打扰了。”她说。

而对于舞蹈班周边的部分居民来说,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都是一种痛苦的折(。

“我就不能听节奏快的音乐,一听心跳就会加快,血压马上就上来了。”张振员是半岗粮站的下岗工人,在街上开了一家木器行,与红舞鞋艺术中心一墙之隔。由于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不喜欢嘈杂的环境。所以,每次有人在门前跳广场舞,他都要躲得远远的,再坏的天气也不能在家待。

对于舞蹈班的学员来说,一天只跳一小时,音乐不响就没有氛围;而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每天最痛苦的莫过于这一个小时了。附近一位老人说:如果舞蹈班能离居民区远一点,音乐再小一点,也就不会扰民了。

新闻推荐

让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

冯启俊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凝聚起奋进的力量2013-12-24 10:42
猜你喜欢:
评论:(处境尴尬喜忧参半广场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