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让五保老人生活得更幸福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4-22 10:1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颍上县杨湖镇前楼敬老院院长赵士红

本报记者 尚原野

   庭院环境优美、卧具叠放整齐、道路平坦宽阔、食堂干净卫生……这是记者近日在颍上县杨湖镇前楼敬老院看到的景象。2009年,赵士红开始接任这所敬老院的院长,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敬老院的生活条件等得到极大改善,住在这里的58名孤寡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再大的困难他都能扛

   今年50岁的赵士红是杨湖镇前楼村人,1984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干部,一干就是28年。2009年,杨湖镇扩建敬老院,前楼村敬老院作为扩建项目之一也进行了改扩建。改建后的敬老院规模较以前更大,环境较以前更好,然而由于敬老院院长是一个每天都要跟五保老人打交道的工作,工作琐碎且管理难度较大,村干部没有一人愿意干。

眼看着刚建好的敬老院因疏于管理,多数老人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当地政府任命赵士红为前楼敬老院院长,负责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工作。“我只有一个儿子在部队当兵,家里的老人身体也健康,没有什么负担。镇政府任命我来管理敬老院,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得扛下来,一定要把这些老人照顾好。”赵士红说。

事实上,在接手敬老院之初,赵士红就遇到了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当时,由于民政部门给五保户发放的供养金没能按时到位,为了保障供养老人一日三餐按时供应,赵士红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7000多元,维持敬老院日常开销,直到供养金到位后,敬老院的运行才逐渐步入正轨。

让老人们生活得幸福

   采访当日,在赵士红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前楼敬老院的部分房间,以及厨房、餐厅、库房和卫生间。目光所及之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地面拖得干干净净、卫生间没有任何异味……让敬老院的每一名老人都过上幸福生活,这是赵士红的心愿,实际工作中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今年86岁的杨湖镇居民杨万苹双目失明40余年,从1974年住进前楼敬老院,这些年来从未离开。“赵院长每天都安排专人给我送饭,没事时还经常找我聊天,陪我解闷。”杨万苹老人告诉记者,赵士红亲切地称她“瞎婶子”,经常询问她有什么特别的需求,征求她对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这让我感到自己就是敬老院的主人,这里就是我的家,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记者从杨湖镇民政部门了解到,前楼敬老院共入住58名五保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在赵士红等人的精心照料下,每名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都生活得很好,他们吃得饱、穿得暖、爱干净、讲文明,幸福写满了他们的笑脸。

财务透明才能走得更远

“你离钱越近,钱就离你越远,我当了二三十年村干部,从来都不碰公家的钱。”赵士红告诉记者,每季度打到五保老人卡上的供养金都是派代表去银行支取,每次买菜也都是两三名老人一起到街上采购,回来后过磅计重,“该多少钱是多少钱,一分都不能差。”

“敬老院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其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物质等要靠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此,只有财务公开透明了,敬老院的各项工作开展才有保障。”赵士红说,担任院长五年来,他没有经手买过一次菜,民政部门发放的被褥、洗衣粉、牙膏他也是交给五保老人代表管理。

2012年,赵士红辞去了前楼村主任的工作,一心扑在敬老院的工作上。也正是那一年,颍上县把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赵士红错过了这次参保机会。现如今,除了每年从民政部门领到的6000元工资,他全靠种地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谈及此事,赵士红毫不后悔,“只要能照顾好这些老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临行前,一位老人悄悄告诉记者:“赵院长早年患有癌症,吃了6年中药才慢慢康复。现在,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照顾我们了,我们都很担心他的身体。”

新闻推荐

瓜农巧打时间差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五保老人生活得更幸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