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里河边的打渔人家,到上岸养鱼发家致富,再到办起“渔家乐”发展休闲旅游,颍上县八里河镇渔民社区居民依托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家里的这口塘今年已经卖了六七千斤鱼苗了,大的一斤五六元,小的一斤能卖到20元。”日前,记者来到渔民社区,社区居民王华玲刚吃完午饭,正在塘埂上的管理房前收拾东西。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里的11亩鱼塘,每年能卖出近两万斤鱼苗,纯收入将近10万元。
“在我们社区,家家都有一个小‘企业\’,村民们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渔民社区居委会主任田孝忠指着一大片纵横交错的鱼塘说,全社区255户人家143户有鱼塘,而没有鱼塘的居民,不少都在外面做生意。目前,该社区鱼塘总面积达6000亩,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
20年前,渔民社区还是个名副其实的渔民村,255户居民以船为家,常年漂泊在八里河和附近的淮河上生活。后来,随着八里河景区的兴建、发展,大家陆续上岸,靠养殖发家。如今,不少村民还开起了“渔家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
在渔民朱近邦开的“渔家乐”里,由住房改建的包厢里每天都座无虚席。“我们采用的食材都是自家的,自家养的鱼、自家种的蔬菜、自家散养的鸡鸭,完全是绿色食品,城里人当然喜欢。”朱近邦告诉记者,村民们开的“渔家乐”生意都很红火,他家的6间包间每天都客满,一年下来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靠着做活水文章,渔民社区的居民大都鼓起了腰包。田孝忠告诉记者,去年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预计今年可以达到1.5万元,不少居民家中买了轿车,有的还在县城买了住房。
在渔民社区的居住区,记者看到,一排排别墅整齐排开,水泥路、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还有物业公司的保洁人员全天维护社区卫生。“我们社区的条件堪比城里的小区了。”田孝忠自豪地说,大家忙时在鱼塘边养鱼、开店,闲时则回到设施齐全的农家别墅,生活十分惬意。
新闻推荐
王琴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