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榭 通讯员 程中权 王鹏飞)记者从颍上县获悉,为推进精准攻坚,近期,颍上县决定开展“八大”精准扶贫工程,确保全县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光伏扶贫工程。2015年省下达该县1500户户用光伏、15个村级地面电站任务。当前,该县已完成试点70户户用光伏、两个村级地面电站建设任务。第一批550户、13个村级地面电站已全部开工。第二批900户正在招投标。今年5400千瓦光伏项目完成后,1500户贫困户年增加纯收入3000元,每个贫困村年集体收入6万元,告别贫困村无集体收入历史。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年总收入540万元,近5000贫困人口受益。
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全县易地搬迁需求的有23个乡镇,登记造册31377户,118907人,(其中贫困户7424户,25316人),到2018年,要完成全县贫困村所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确保搬迁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目前开展沿淮贫困带庄台整体搬迁规划。
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对贫困户全面开展评级授信,为贫困户提供3年期内、5万元以下的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目前,县农商行正在对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和发放工作。
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工程。对在册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助全覆盖(通过一卡通打卡到户,补助标准每学年不低3000元),打开贫困户子女在学习成长后实行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社会通道,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全县第一批将有500名贫困学子享受雨露计划扶贫特惠政策。
医疗救助扶贫工程。颍上县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占50%以上。为此,该县将在试点用扶贫资金为贫困人口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大病救助基金和实行大病医疗保险,保障贫困人口有钱看病治病,提高农民抗御大病风险能力,力争通过一年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产业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采取项目实施、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贫困户参与“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开发,发展家庭式的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使贫困户都有稳定增收产业。发挥“村淘工程”的巨大作用,开展电商扶贫,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技能培训扶贫工程。鼓励支持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或劳动技能,保证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薪酬。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免费培训,并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服务,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力实施水、电、路、教育、卫生“五项工程”,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积极为商杭高铁、沿淮高速、沿淮公路、船闸二期等工程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国省道、颍河“黄金水道”通达能力。建设商杭高铁颍上站,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高铁新区。打通合阜高速颍上西出口。加快该县排涝能力建设,新增装机4万KW,提高行蓄洪区安全和防洪排涝能力。实施县乡道路畅通工程,用一至三年时间解决县乡公路、乡村道路通达问题。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到2018年前全面建成220千伏慎城、110千伏顺河、110千伏城南输变电工程,使城市电网更加可靠,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颍上电力需求。实施农村电网升级工程,用三年时间解决农村用电难题,保障水平提高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尚原野 实习生 吴彩娟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