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启俊 郭晓林
2015年12月20日,一名女性出租车司机被一持刀男子劫持,阜阳警方迅速出动,特(巡)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房世荣不顾个人安危,自缚双手,脖顶利刃,甘愿替代被劫持女司机为人质,在手被刺伤的情况下勇斗歹徒,最终成功解救人质。
这一事件被各大媒体报道,网络观看人次超过3000万,微博、微信一天内的阅读量就超过21万次……其实,这只是房世荣在生死攸关时刻的又一次挺身而出。以身换命勇擒劫持人质歹徒,高空突降擒获持枪逃犯,徒手夺刀制服凶狠毒贩……这些看似在警匪片里才出现的镜头,在房世荣的警察生涯里却经常出现。
从警20年,房世荣用无数次的英勇之举,实践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从警20年,他每周至少工作6天,每天24小时待命,全市许多急难险重事件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从警20年,他带领战友时刻坚守一线,换来屡屡战绩,用生命和责任为一方百姓筑牢了平安防线。
“让她走,我留下当人质”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那个惊心动魄的一刻。
去年12月20日,犯罪嫌疑人朱某某持刀劫持出租车女司机李某,逼其驾车从颍上县向阜城逃窜。
14时许,接到警情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立兵当即指示“采取一切手段、依法果断处置,坚决保证人质安全”,市公安局迅速启动重大警情应急响应机制,特(巡)警支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房世荣带领一大队反恐突击队火速赶往现场处置。
14时18分,经过支队多组警力通力合作,最终在金种子酒厂南门将该出租车逼停,但嫌疑人仍持刀劫持人质负隅顽抗。市公安局值班领导苏民、特(巡)警支队负责人房卫民先后赶到并成立现场指挥部,迅速部署支队狙击手选取有利位置,择机击毙嫌疑人,坚决保证人质安全。但嫌疑人紧贴人质,击毙处置时机不成熟。
“让她走,我留下当人质。”紧急时刻,房世荣不顾个人生命安危,主动请缨,提出用自己当人质换取李某,但嫌疑人情绪激动,坚决不愿换人质,一把将驾驶位上的女司机拉到后排座,要求警察立即撤离,声称自己要到阜阳火车站。这时,房世荣提出由他驾驶车辆,嫌疑人答应了,但不准其携带任何武器和防护装备,并提出警车不准跟进。为稳住犯罪嫌疑人情绪,指挥部决定答应其提出的要求。
14时40分,房世荣按照嫌疑人要求驾车驶向火车站。途中,房世荣不断与嫌疑人交谈,缓和其情绪,并多次诱导其下车以利处置,但均没有成功。
15时30分,车辆行驶到一建筑工地附近的偏僻处,嫌疑人见四处无人,便答应让人质下车,要求房世荣按他说的办,否则就杀害人质。嫌疑人抛出随身携带的粗布条,让房世荣自缚双手并系牢。女人质成功逃脱后,房世荣假装配合嫌疑人身体向后挪,瞬间用左手死死抓住嫌疑人持刀的手腕,一个翻身扑向嫌疑人,与其展开搏斗,最终凭借过硬技战术将对方制服。随后赶到的支援警力合力将嫌疑人控制并带离。搏斗过程中,房世荣英勇负伤。
“冲到最前线是我们的义务,更是责任”
面对走投无路、情绪失控的歹徒,自缚双手用自己换下人质,同事们心里都清楚,房世荣这是在以命换命,一旦事件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从警20年的房世荣来说,什么样的警情最危险,什么样的事件最难把控,他更是心知肚明。也正因如此,他总是选择挺身而出,把最险、最难的任务扛下来,把最险、最难的问题解决掉。
“遇到突发事件,谁冲在最前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自1995年12月参加工作后,不管肩负的任务有多重,房世荣都时刻准备上前线、打头阵。
2014年,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百城禁毒会战”期间,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决定临时组建禁毒专班,有着丰富禁毒经验的房世荣担任专班领导之一。当年10月,房世荣发现,因涉嫌贩卖毒品,先后被阜南、霍邱两地警方上网追逃的重大贩毒嫌疑人王某,藏匿于阜南县某家属院一出租屋内。
经过半个月的特情工作,房世荣逐渐掌握了王某的活动规律。10月22日凌晨3时许,在夜色的掩护下,警方悄悄打开王某所租住房屋院外的铁门,房世荣第一个冲上去实施抓捕,不料遭到对方持砍刀拒捕、疯狂抵抗。面对穷凶极恶的嫌疑人,房世荣推开身边的战友,飞身上前使用警棍抵挡对方的砍刀,最终将嫌犯制服,但其手部也被砍伤。
“队长在前,民警靠后。”在一大队,44岁的房世荣是年龄最长的一位,他在工作中一直冲锋在前,一次次用行动践行这句口号。房世荣有这样一个信念:“急难险重时不能犹豫,更不能退缩,冲到最前线是我们的义务,更是责任。守护城市安全、保护百姓生命,绝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烙在身上的“勋章”,记录了他对警徽庄严的承诺
穿上警服,走进警队,这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苦差。从警有多苦?出警有多危险?弯曲的左手小拇指再也不能伸直、右肩膀上的刀疤再也不能消除……房世荣身上不为人知的伤,像一枚枚勋章记录着这份职业说不出的苦累、道不尽的危险。
十多年来,房世荣一直不好意思被人看见他那两条“变色”的小腿。2004年,在市公安局巡防支队工作的房世荣,由于身体、心理素质过硬,技战术突出,被市禁毒支队选中,前往云南边境参与侦破抓捕重大毒贩的任务。为成功抓获毒贩,房世荣与其他禁毒队员连续几天,在丛林中蹲点静守。精神高度集中的房世荣,全然不知毒性极强的蚊虫在叮咬双腿,等有所察觉时,他的两条小腿已满是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虫眼。
由于任务繁重,房世荣的双腿耽误了治疗时机。现在,当他卷起裤腿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两条小腿尽是紫色的瘢痕,虽然并无大碍,但一到夏天就奇痒无比,甚至还会溃烂。房世荣常怕洗澡时被同事看见,更不愿多解释,他笑着说:“这也不影响走路,被问起来都不好意思说。”
一道道印刻在身上的伤疤,房世荣从不在意,而如何完成每一件任务,是他时时刻刻在思考的。
每周至少工作6天,每天24小时待命,孤灯夜战部署行动,日夜兼程执行任务,全市许多急难险重事件现场都有房世荣的身影。20年来,房世荣从未申请过一次年休假,在警队的时间是在家的10倍,他带领战友时刻坚守一线,换来累累战绩。
百城禁毒会战期间,房世荣带领支队禁毒专案组抓获各类吸贩毒人员280人,查获毒品407.99克,支队被表彰为“全市公安机关禁毒会战第一阶段先进单位”、“全市公安机关禁毒会战先进集体”;2015年“飓风行动”中,房世荣带领支队案件专班捣毁涉黄违法犯罪团伙15个,现场抓获嫌疑人187名……
从警20年来,房世荣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市公安局嘉奖4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尽管从警之路有血泪有荣耀,他却从未忘记对警徽庄严的承诺。
“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
12·20劫持人质事件现场处置完毕,房世荣到医院进行了简单包扎,随后便返回单位参加训练和武装巡逻。同事们劝他休息,他说:“轻伤不下火线。”房世荣的爱人还是从网上看到消息才知道他受了伤。每当爱人提及此事,房世荣就总是努力淡化事件的危险程度,宽慰爱人不要担心。
自古忠孝难两全,顾得了事业,顾不得家庭。房世荣的家境条件并不宽裕,尽管生活中面临不少困难,但他从不在单位诉一声苦,从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更从未因家庭困难影响工作。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便不能用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心,儿子也没少埋怨这位“不称职”的父亲。
房世荣父母早逝,爱人体弱多病病退在家,年仅12岁的儿子正需要照顾。2014年,上小学的儿子突发阑尾炎,被送到医院就诊,爱人一个接一个电话催他去医院,可正在执行重大安保任务的他却一直坚守岗位,直到次日圆满完成任务,他才匆匆赶往医院。“由于对儿子缺乏照顾,他对我总是不冷不热。每周最多一天时间带他吃吃饭、洗洗澡,陪他聊聊天,等儿子长大成年了,他会理解我的工作。”
“当初选择报考公安行业,就是凭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房世荣说,从警20年,他正是凭着这份执着和忠诚,(练铁拳尖刀,用过硬的素质担当使命,守护阜阳的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