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启俊 实习生 黄巧维
大型生态草坪、绿叶摇曳的连片荷塘、造型古朴的农家木屋……在颍上县五十里铺九湾村,乡村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记者在九湾村的骏羽生态庄园看到,占地500亩的庄园内,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现代农艺体验、水产养殖垂钓、农家乐餐饮等各种功能布局齐全。“前段时间我们组织的露营活动,吸引了几千人参与。”庄园总经理卢飞告诉记者,依托乡村美景和农业资源,庄园的休闲观光农业不仅深受乡村旅游爱好者的欢迎,吸引了不少阜阳、颍上的市民前来体验,还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
这是颍上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颍上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拓展农业的功能,着力培育富有皖北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衔接,走出了以渔、果、游为特色的现代休闲农业与生态资源互融之路。
在八里河镇朱岗村黄晶梨种植基地,一眼望不到头的梨树上,挂满了用黄色纸袋套着的黄晶梨。“中秋节前后成熟,每年都有不少市民前来采摘。”基地负责人左浩介绍说,由于采用了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目前,朱岗村已发展580余亩以黄晶梨、葡萄、桃等为主的生态农业基地,同时配建旅游观光、自主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等项目。“观光休闲农业是我们的重要发展方向,基地内春秋不同栽培形式的各种绿色蔬果,成熟期相互交错,能够形成一个四季采摘、周年供应的生产基地。”左浩介绍说。
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卖风景”、“卖体验”。近年来,颍上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5年,该县共有休闲观光农业经营单位185家,从业人员达1.78万人,营业收入达6.8亿元,创利税7800万元。涌现出陈桥镇三王休闲观光农业园、六十铺镇经纬循环农业经济园、桃花店葡萄采摘园等一大批农业观光旅游园区。
发展乡村旅游,也给当地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路。在骏羽生态庄园,村民吴飞看到庄园里游人如织,经营红火,脸上露出笑容。“庄园建设之初,村里鼓励我通过扶贫贷款参与庄园的股权融资,我就将4万元扶贫贷款投入了庄园。现在看到庄园发展得挺好,非常高兴。”吴飞说。目前,包括吴飞在内已有100位贫困户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了庄园的经营,凭参股数额年底参与股权分红。
从2014年开始,颍上县决定集中连片创建50万亩,覆盖五十铺、六十铺、红星、南照、西三十铺、十八里铺、耿棚、新集、建颍、八里河、慎城等11个乡镇的颍上农业经济开发区。该县先后出台《加快建设颍上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决定(试行)》、《颍上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奖励扶持办法》,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开发区建成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现代农业功能的拓展区、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美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三农协调发展的先导区”。
据了解,在下一步工作中,颍上县将围绕一批观光区与农家乐乡村功能区的建设,打造环颍城旅游休闲观光景观带,在阜颍河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带,以及沿淮适应性农业示范带等,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体验农业,实现景色美、游人乐、产业兴、百姓富。
记者手记:颍上旅游远近闻名,如今又有了新的内容: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相结合,不仅成为颍上生态旅游的一张王牌,也拓展了农业的功能、提升了农业的效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沿淮地区而言,在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具有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沿淮地区大都是未开垦的原生态地,往往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特色明显,民俗风情各异,具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农家乐、采摘园、生态农庄……这些农业新业态,资源消耗低、投资额度小、市场需求旺、综合效益高,尤其适合农民创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这些地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产业支撑,实现利益分享,让群众从过去只卖农产品发展到还卖风景、卖绿色、卖体验,把农业产区甚至行蓄洪区变成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景区,走出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
新闻推荐
近日,颍上县连续户外气温高达38摄氏度以上,用电负荷、用电量连日屡创新高。为保证电力设备健康稳定运行,经受高温“烤”验,颍上电力工人顶着酷暑,连续奋战在电力运行与抢修一线,他们用辛勤汗水换来居民...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