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水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不显示时令的名称,可仔细想来,却又是反映事物变化的最鲜明贴切的符号。“气清景明”,万物萌发,姹紫嫣红,靓丽养眼,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今年的清明节,我与妻前往巢湖市黄麓镇祭扫。在饭前的那段时间,和亲友们一道去东山挖野蒜。清明前后,正是采挖野蒜的季节。在热情友好的一位锄地大娘的指点下,我们很快找到了一块长满野蒜的冬荒地。那一丛丛一蔟蔟的野蒜,纤纤玉立,葱翠嫩绿。因土地松软,几无杂草,采挖十分便捷。虽然几十年未干农活了,可久违的锹、铲使用起来还是那么随心顺手。大家兴奋异常、越干越欢。一个多小时便采集了三四十斤。可第二天的疲劳、酸痛证明了英雄不可说当年。虽然我们每年都吃野蒜,可今年的野蒜非同寻常,首先是它的鲜嫩、粗壮、修长胜过往年,再即亲身参与感觉不一样,正所谓:集市购来寻常物,亲身劳作味不同。
野蒜,又名薤白、小蒜、小根蒜、山蒜,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中国人食用野蒜的历史很长,至少秦汉时便已普遍食用。这在《礼记》《汉书》中均有记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云:
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簪头。
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
首两句是形容野蒜的色泽和模样,十分贴切形象。后两句则是道出了野蒜的功用;虽然年老体虚,可开胃暖腹。
李商隐也有诗吟咏野蒜:
路到层峰断,门依老树开。
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薤白罗朝撰,松黄暖夜怀。
相留笑孙绰,空解赋天台。
元朝曾任安徽旌德县尹的王桢在其编著的《农书》中记载:“薤白,生则气辛,熟则甘美,种之不蠹,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野蒜的药用价值很强。可抗菌消炎,健胃祛湿,有理气宽胸散结的功能,对年老体弱者可润中补虚,使人耐寒。
野蒜的食用方法,各地做法不同。北方人常用它和面煎饼吃,或凉拌或包饺子吃。南方人多喜欢腌制作小菜。洗净凉干的野蒜,用盐搓揉时,会有许多白沫泛起,其辛辣之味较之辣椒、洋葱有过之而无不及。腌制的野蒜,不伦天气如何高湿高温,都不会生霉变腐,这是所有腌制小菜中绝无仅有的特例。在荤腥油腻的满桌大菜中,只要有一小碟腌小蒜佐食,便胃口大开,虽饱食腻味,照样可再吃一碗饭。故而民谚有“三月小蒜,香死老汉”的说法。足见野蒜的诱人之处。
新闻推荐
一直以来,店埠镇青春社区始终坚持学习其他社区计生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褒扬。在2012年成立的生活e站,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13年底获得了省计生...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