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一个月后,儿子终于看到了母亲
○派出所同志正在帮老人找家
○老人终于回到了家□本刊记者 王晓峰 赵杰 文/图
中国在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在庞大的老年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由此而导致的老人走失事件时有发生。日前,肥东县救助管理站与巢湖市救助管理站合力将一名走失多日的老人平安送回家中与亲人团聚,在当地传为佳话。
老人迷途 救助站备感焦急
5月4日上午10时许,肥东县新城派出所民警带着一名老人来到了肥东救助站。“老人来的时候,支支吾吾,话都说不好,问她什么都回答不出来,我们感觉老人应该患有老年痴呆症。”据救助站工作人员谢发达表示,救助站在第一时间接待了这位老人并给她安排好食宿。
“老人当时身着一件白色花褂子,看起来很干净,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来判断,老人并不是流浪人员,肯定是走丢了。”送到救助站时,老人身体有些虚弱,救助站决定将老人送到医院边观察治疗边寻找家人。
由于老人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救助站工作人员只能从老人的只言片语中,发掘线索。“从老人说话的口音我们判断,应该是属于肥东往东巢湖一带,不过这个范围太大了,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谢发达说,救助站在第一时间将老人的照片和信息发布在全省救助站QQ群中,不过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随后,他们又联系了肥东和巢湖公安局,也没有任何关于失踪老人的报案。一时间,找不到任何线索,这也让救助站感到有些束手无策。
一晃,老人在救助站生活了一个多月,对于自己的身份,老人还是说不出一点头绪,这让救助站有些犯难。“我们知道老人的家属一定非常焦急,我们也希望能把老人送回自己的家中,可是老人连话都说不好,我们也很着急。”
百里寻家 走失老人终团圆
“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把老人送回家。”6月9日,救助站副站长刘瑾决定请求巢湖市救助站协助,开车带上老人去巢湖寻找家人。
“你好,请问您认识这个老人吗?”每当经过沿途集镇的农贸市场,刘瑾都会让当地居民帮忙辨认老人的身份,前后经过巢湖的四个乡镇,依然一无所获。就在大家带着失落的心情继续来到巢湖苏湾镇的时候,事情终于发生了转折。当地派出所民警从老人说话的口音辨认出,老人应该来自夏阁镇附近。这个消息,让原本有些疲惫的刘瑾精神一振,“终于有一个固定的范围了,当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于是,一行人马不停蹄地来到夏阁镇。在沿河村的一家小卖部打听得知,当地有一个老太太上个月走丢了,而这正与老人来到救助站的时间相吻合。随后,一行人来到沿河村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一眼便认出老人是这里的人,并第一时间联系了老人的儿子前来。此时,刘瑾终于长舒一口气。“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虽然很累,却很快乐。”刘瑾笑着说。
过了十几分钟,老人的儿子潘文平跑了过来,看到老人平安归来,潘文平激动地抱着自己的母亲,喜极而泣。据了解,老人名叫翟玉珍,今年74岁,因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精神、言语都有障碍。老人膝下育有1儿3女,5月1日上午从家中走失,随后全家人万分着急,一直在附近乡镇苦苦找寻,没想到老人被肥东救助站平安送回了家。“我们分析,老人当时应该是独自一人来到马路上,过往的车辆以为老人要搭车,老人也说不好话,便把老人带到了肥东。”在肥东救助站与巢湖救助站的爱心接力下,走失39天的老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2点把老人送到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连午饭都没有顾得上吃,然而此时他们的心却比吃了蜜还要甜。“看着老人和家人团聚,我觉着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平凡,却也很伟大。”刘瑾感慨道。
寻因问果 家人关爱是根本
如今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有关老人走失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让如何帮助走失老人成为热点话题。
人们平常所说的“老年痴呆”多指的是医学上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症”的一种病。因为多数患者是在60岁之后发病,经常伴随智力下降,所以俗称老年痴呆。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的第四大杀手,且患病年龄已由原来的65岁提前到了55岁。在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的情况下,像翟玉珍一样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需要更多社会关爱。
关于如何防范老人走失问题,市民各抒己见。“我父亲年龄大了,老犯糊涂,为了防止他走失,我买了一个追踪器。”市民晋先生说,他买的这款追踪器上有个号码,用手机向这个号码发送一条特殊指令的短信,追踪器就会自动回复所在的位置,没有时间陪护的子女,条件满足的话,可以给老人买一个。“假如遇到紧急情况,真的有大用途。”
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已达5.27亿。在智能手机普及的环境下,不少市民表示,用二维码来为高龄老人制作防走失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可行。“如今二维码已经普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给生活带来便利,可以运用二维码帮助老人找家属。”市民杨女士说,以社区、街道或者家属自己为老人制作防走失二维码,戴在身上,如果真的走失,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获知老人身份信息,帮助老人找到家属。
“家人的关爱是防止老人走失的根本。对患有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差的长辈,家人的陪伴至关重要。”救助站副站长刘瑾坦言,为避免家中老人走失,应长期在老人手、脖子等显眼位置悬挂写有家属联系方式或身份信息的牌子,或让老人牢记一位至亲的联系方式,一旦老人迷路或走失,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如果老人不愿携带,可以把信息写在布条上,缝在衣服的显眼位置,这些方法十分简单有效。”
新闻推荐
○成片的莴笋长势喜人 ○小咸菜也有自主品牌 ○留守妇女们在家门口打工 ○腌咸菜也是个技术活 ○大棚里辣椒已基本采摘结束 ○全自动化种植 ○腌制咸菜已成为村里一大特色 ○工人正在给西瓜地翻...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