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挖这口塘村里每人才出30块,没想到花这点钱就办成一件大事。 ”初冬时节,站在正在开挖的22亩当家塘边,肥西山南镇城河村长塘村民组组长金德发乐呵呵地说。
长塘村民组当家塘的成功开挖,受惠于山南镇村居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的施行。去年11月,该镇在全省率先成立村居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心,全镇27个村居2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建设工程都必须统一上报,由镇招投标管理中心统一对外招标,3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则报请县招投标局统一招标。
“大伙以前算了算,挖口当家塘至少要6万块,除去 ‘一事一议\’奖补,组里还要拿2万多。 ”金德发说,挖当家塘是全组27户村民的夙愿,但苦于挖塘费村民要拿得太多。 “不久前,镇上帮我们进行了招标,开挖工程费只要4万元,加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民组只掏3000元就行了。 ”
享受到“招标”甜头的远不止长塘村民组。据山南镇村居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心招投标部部长张军介绍,自去年11月挂牌运营以来,该中心的招标项目已有十多宗,总预算额达到400多万元,为镇、村节省了150多万元资金,平均资金节省率为23.8%,“也就是说,原先100元能做的事情,现在只花67.2元就能做好。 ”
在城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来眼里,村建工程公开招标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花小钱办大事”:此前,村里的工程多是由村干部商定和实施,村民难以参与,导致干群矛盾激化,群众信访事件多发。而工程实施招标后,村建项目必须有2/3以上村民签字同意才允许进入招标程序,村民到招标中心就能看到每个项目建设的详细材料,“心中有了明白账,自然心平气顺”;此外,村建工程统一接受全国各地施工单位的报名,综合考虑施工资历、工程报价等多方因素后的优胜者方被选中,避免私下交易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质量。
“村居建设工程招投标是对阳光村务的有效探索。 ”肥西县农委经管科科长徐道军透露,在山南镇试点成功基础上,今年初,花岗、丰乐、小庙、官亭和高刘镇5个乡镇也进行了试点推广,明年这一制度有望在该县实现全覆盖。
(本报记者钱程 通讯员张静)
新闻推荐
三河镇河口村委会门前,两条数米宽的村村通交汇成三岔路口,一辆农用车刚刚驶过;不远处,两个老汉正踱步走近,其中一个嘴里还吸着香烟……这并不是身临其境所见,而是记者近日在距离河口村20多公里之外的肥...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