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丰一中(东校区)袁泉同学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是该同学历经4年时间不断摸索和创新完善的结果,显示了长丰一中科普教育的突出成效。
随着中性笔(水笔)风靡大中小学校园和各大办公场所,大量丢弃废弃的中性笔和笔芯已成为继白色垃圾、废旧电池之后的又一大环境杀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在2006年,袁泉就萌发发明一种新笔的念头,要让中性笔比钢笔更环保,更方便。起先,他手工制作可注墨的新笔芯,采用固体活塞式,初见成效,但性能不稳定。2007年其父怕孩子耽误学业,加入研制行动中,帮助查询相关专利信息,跟踪相关技术成果,袁泉在父亲的帮助下改良注墨笔,采用塑料薄膜式储墨袋,初步达成研究目的,但书写性能的稳定性和笔体的坚固性不理想。后来在玩气球时,袁泉发现气球的材质比较符合实验要求,于是用长条形气球做笔的储墨袋,效果大优。为了解决圆珠笔头寿命短,整笔难以长期重复使用的技术瓶颈,2008年父子分别给笔设计了带有储备仓和钳口的笔套、给笔加墨的注墨阀以及配套使用的注墨瓶,2009年2月其父申请专利,10月,经完善后再次申请专利,经过九个多月的等待,于今年7月7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袁泉发明的多功能袋式储墨笔,其笔套设有储备仓来存放备用笔头,设有钳口来更换故障笔头;笔的前端或尾部设有注墨阀,使用与其配套的墨瓶为笔注墨。该笔不跑墨漏墨,注墨和更换笔头洁净便捷,可长期重复使用,制造简易,不需更换笔芯,不需使用尾塞油,彻底解决一次性笔芯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难题。该项成果的普遍使用,一年能节省笔芯油管和连接件约60亿支,8000吨塑料;节省笔头约40亿个,400吨钢材;杜绝使用锂基酯约400吨。
在低碳经济时代,该技术攻克了一次性笔芯浪费和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该成果获得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合肥赛区三等奖,央视10套“我爱发明”专栏还做了网上展示。
(祁磊)
新闻推荐
从小我便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小时候无论什么玩具,要不了三天,定会解体,毁于我双手之中。学生时代,立志想当个科学家。也曾为这个斑斓的梦而努力过,那时物理和数学一直是自己最爱的学科。工作后,渐渐忘...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