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要求。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充分用好投资这个现实而直接的手段,突出消费拉动,稳定扩大外需。
坚持加大有效投入不动摇。大力促进消费和对外贸易。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经济强省,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工业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安徽省区域特色鲜明,差异较大,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形成良性互动、多极支撑的增长格局。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快皖北振兴步伐。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加速发展。加快合肥经济圈和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安徽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扎实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六)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七)着力打造生态强省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是江淮儿女赖以生存发展、引以为豪的家园,必须倍加珍爱,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八)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经济越发展,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展提升民生工程。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九)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信用安徽。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始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努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新闻推荐
□盛大标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