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大棚西瓜连片种

来源:阜阳日报 2013-03-25 21:2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邓翔见习记者杨清跃/文特约摄影余波

   颍泉区闻集镇西瓜种植大户张继春请村民帮忙整理西瓜苗。

春寒料峭的早晨,颍泉区闻集镇齐菜园村的一片瓜地上,大棚上的塑料布被刮得七零八落的;几位村民正忙着固定毛竹片和大棚支架,重新把塑料薄膜蒙好。

“昨晚就睡两三个小时,早知道夜里刮大风,塑料膜不蒙上就好了。”五大三粗的张继春是这片西瓜大棚的主人,他眼里布有血丝,身上沾满泥灰,一头乱发在风中舞着。这位嗓音沙哑的瓜农指着一大片塑料大棚告诉记者,“你看,这350多亩地都是我租的,全部种植大棚西瓜;搭棚、育苗、移栽……过了年,俺一家老小就天天在这儿忙了。”

瓜苗铺上电热毯

   走进一人多高的大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嫩绿的西瓜苗长在网格状的苗床上,上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膜,一掀开,暖暖的热气直往外冒。

“我这儿的西瓜苗都用上‘电热毯\’了。”张继春指着苗床上一根根排列有序的电线说,“热量足,瓜苗就生长快;瓜苗早一天移栽下田,就能早点上市,多挣钱。”

记者看到,育苗棚的苗床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稻草上盖了一层土,电线一端埋进土里,另一端与电源相连,苗盆里的西瓜苗已长到一指多高。

“用电热增温的方法,四五个晚上就能发出芽来。”张继春介绍说,有了这床“电热毯”,冬天可提前育苗,还提高了育苗成活率,西瓜能提前一个月上市。

成片种植更赚钱

今年40岁的张继春已种了4年西瓜。他在地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西瓜每亩地的收入是一万四五千元,去除六千块钱成本,每亩地净赚八九千元。这350亩土地,一年下来就能赚上300万元。

与散户种植不同的是,规模种植在生产成本和销售渠道上更具有竞争力。张继春坦言,自己的生产成本要比散户低不少。“一袋复合肥,别人零买要320元,我买只要280元。”像化肥、地膜这类农资,镇上的代理商都是按出厂价直接批发给我。“代理商达到一定销量后,厂家会返点奖励,许多农资代理商不赚钱也愿意卖给我们。上个月,光复合肥我们就买了十几吨。”

如今,张继春的西瓜已经远销到南京、广东、上海等地。因为规模大、品质好,许多外地客商都专程到他的地头收购西瓜。“规模小的话,人家根本不愿来,一家一户收购多麻烦。我们能提供大量稳定的货源,即使要价高一点,客商一般也不会拒绝。”

土地流转效益高

   去年秋收后,张继春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与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他指着眼前的一大片瓜田告诉记者,这350亩地原来是70多户村民的承包地,通过土地流转,现在成了连片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

“现在,不少农民都出去打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块;土地流转出去后,农忙时他们还免去了来回奔波操劳,每亩地每年能得到1000元的租金,这样省事又挣钱的好事,大部分村民都乐意把地租出去。”张继春说,租这350亩地,一年的租金就要支出35万元。

“俺一家人忙不过来,就请村干部介绍一些村民到我这干活。”张继春说,来棚打工的村民,每天有50块钱收入,一个月下来,能赚一千多块。

正在移栽瓜苗的村民李秀云告诉记者,她家里3亩地都租给了张继春,有活干时,每月能收入1000多块钱,一年能收3000块钱地租,还能照顾家务,也算一举三得了。她说,村里来瓜棚打工的还有八九十人,大多数是留守妇女和老人,“继春种瓜赚钱的同时,咱们这些本来无事可做的村民也找到了活干,真不赖。”

新闻推荐

安徽20个县(区) 开展农村综合改革

两年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积占比超五成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棚西瓜连片种)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