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艺时代来临:安徽大佬不够用了
撰文-周瑶瑶吴丽华王晶 赵卉 图片-被采访者提供 设计-梁小灵
去年至今,省城合肥的文艺大佬们都很忙:忙着策展、忙着登台、忙着走红地毯、忙着与读者互动。大佬们常自嘲:“文化人不够用了!”
这个时代,已从“理想主义”、“市场主义”、“物质主义”悄然转换到“泛文艺主义”时代。文艺大众化、文艺利润化、文艺主动被异化,文艺明星化。在这四化的进程中,那些制造者,买单者,有无意识到自己的有意迎合或无意引导呢?
从这儿,晋级成“泛文艺主义”时代
80’s
《诗歌报》一纸倾城
标志性事件:《诗歌报》创刊,一纸倾城。
领军人物:蒋维扬
1984年,《诗歌报》于合肥创刊,以先锋性和探索性为理念,迅速成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前沿阵地,一时洛阳纸贵,试刊号购买的读者从四牌楼新华书店排队到了青云楼。1986年,《诗歌报》参与“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展”,为第三代诗歌走上历史前台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90's
杨重光创“科大现代艺术中心”
标志性事件:杨重光回国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创建“科大现代艺术中心”。
领军人物:杨重光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合肥,与大环境一样,“下海潮”一下就把八十年代用诗意和理想主义构筑的文艺大坝冲的七零八落,九十年代是诗人普遍失意的年代。大部分文艺分子纷纷下海、改行、归隐或者堕落。而著名当代艺术家杨重光在1997年的回国任教可谓给合肥的艺术氛围带来了新的曙光。同时,他创立“科大现代艺术中心”,将陈宇飞、谢泽、张燕翔等一众致力于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们集合在一起,至今“科大现代艺术中心”在合肥的艺术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标志性的紫藤花架更成为一代人的艺术印记。
00's
“公共知青沙龙”抱团至今
标志性事件:“2021艺术工作室”成立、“公共知青沙龙”成立。
领军人物:陈宇飞、左靖、张燕翔、谢泽、于继勇、周强等
合肥的艺术从上世纪90年代大浪淘沙版的“下海潮”中艰难爬行而来,剩下的一批人,便成为了合肥艺术圈的中流砥柱。受到杨重光的影响,2001年,左靖和陈宇飞成立了合肥当代艺术的虚拟工作室即“2021艺术工作室”并且办了个展览,可谓是合肥当代艺术展览的先驱者。因此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和作品,例如新媒体艺术家张燕翔的把世贸放在玻璃瓶里的作品,就是同时代产生的。2006年,安徽最具人文色彩的交流圈“公共知青沙龙”正式成立,通过网站吸引到对文学、传媒、艺术、摄影、旅行、阅读等感兴趣的各路人士,从此合肥的艺术圈有了“根据地”,在这一时代,艺术家们形成各种“抱团”状,并逐渐燎原。
10’s
大佬们频繁参加商业活动
标志性事件:今文艺时尚沙龙、艺术名家大讲堂、圣马之夜、安徽文艺新势力系列活动。
领军人物:陈先发、许多余、祝凤鸣、黄震等
近几年,合肥文艺与商业频繁跨界的同时,也与公益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很多人感叹文艺不复存时,文艺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变得更接地气更大众化。2013年8月,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艺术名家大讲堂拉开序幕,作为一项纯公益活动,主办方旨在为全市群众搭建高雅艺术的殿堂,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舞蹈家黄豆豆、京剧名家尚长荣、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都曾在这里与合肥人会面。
今报作为安徽惟一一份时尚周刊,时刻保持着自己的文艺性与先锋性,今文艺时尚沙龙系列活动期期爆满。以零门槛,免费参与的形式,赢得了读者口碑与掌声。2014年1月,“今文艺时尚沙龙·2013年度魅力人物”颁奖盛典在三孝口新华书店盛大举行,安徽文艺大佬几乎“倾巢而出”,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文艺创作及生活感悟。2014年4月,“安徽文艺新势力”在某别墅举办第一季活动,致力于打造本土文化沙龙,以文会友,弘扬徽派文化。2014年7月,安徽本土重要诗人、作者、学者会聚在合肥圣马国际影城,助阵“圣马之夜”文艺盛典活动。被誉为中国最具人文特质的民谣歌手周云蓬、新生代民谣女歌手王娟等,献唱了多首皖籍诗人作品,百余位诗人、作家、媒体嘉宾上演了红毯秀。文艺哪里死去了,分明复兴得更加猛烈。
新闻推荐
别以为混模特圈的就只会摆pose谁说混模特圈的就一定是柔弱的妹子,谁说妹子只会摆pose,谁说摆pose就只为了拍照呢?T模特圈内不乏一些“奇葩”女子,有的爱好独特,可能是男生都不敢触及的圈层;有的已经...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