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请把双十一还给光棍
文/恭小兵
热血男,青年作家
第一次听说双十一狂欢节,是去年吧好像,当时心想,去年买了个表,光棍节狂欢,狂欢自己成为单身汉吗?现在的年轻人好有娱乐精神,后来我老婆真的逼我上网给她买了一块598的打折依波表,第二天上移动积分商城一看,才发觉不对,积分到了15000就能置换各式依波表,而且价格明显低于天猫搞的打折表,老婆也说不怪老公无能,而是天猫太狡猾,后悔已经晚了。
马云真的是个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前段时间我上网,不是被50off广告轰炸,就是被天猫红包勾引。后来想想真的很没意思,与其说是被勾引,其实还不是自己贪便宜。但马云哪里会是给人占便宜的娇滴滴小娘子,分明是个抠脚大汉好不好,亏你们还整夜守在这位中国首富面前忙个双手不停。
孔子云:便宜没好货。《大话西游》里也有台词,“二当家平时好吃懒做,今日老实得这么突然,势必有诈。”马云的广告做得那么牛逼,多半打折的钱全拿去做硬广了。双十一期间,好多商品宣称半价,实际上九折都不到,还有好多商家跟着你暗度陈仓,明降暗升。相比以我老婆为首的剁手党,我个人就相对淡定很多,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一个是双十一与我无关。首先,我不是光棍,无需靠购物来宣泄我的寂寞。我若是真想尝试一下光棍的感觉,我丈母娘势必要用菜刀来和我探讨一下人生。其次则是双十一的本质,无非是个噱头,这个道理本不该由我这个非单身汉分子反复提出,奈何人人都想着从众,唯恐自己抢不到便宜。走群众路线是可以的,问题是,何必和群众一起跳陷阱?
最为重要的一点则相对简洁,一句话,就是没钱。少数败家娘们不过是以此作为发泄渠道,败掉的仅仅是对自己老公的不满。就此问题,我曾请教过一些天猫客服,他们都说这类娘们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格调不高,婚配不幸,于是正常时装得像人,不正常时大多以泪蒙面,对家庭共有财产的挥霍程度令人发指。
话说我一直怀疑光棍节的初衷,这个节日的由来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然而马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是利用这个节日来庆祝自己成为一个光棍吗?或者是,安得分手千千万,叫天下大批光棍尽欢颜?所以说这样的节庆是可疑的,宣扬分手文化,以此达到其不可告人的赚钱目的,若是时间倒流个十年,我很乐意在别人分手的时候推一把,顺便往女方身上摸一把。可惜的是时间恰恰是往前推了十年,十年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后,我已经沦为一头胖子,一头怕老婆、丈母娘以及丈母娘手里菜刀的胖子。
不过这都不重要,只要心中有棍,人棍合一。谁都是这个节日的主人。至于说天猫还是天狗,媚俗文化的胜利罢了,大可一笑置之。究其根本,并非作者个人对马云的仇富心理,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做自己的主人。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文/牙米
女编剧,不文艺的文艺少妇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眼中丰腴富饶的年代,有风骨,有情怀。是种高妙的境界。
置身其中的人用“慢慢来”的态度对抗时间。当然也有一窝蜂凑热闹的,合肥第一座人行天桥建成完工的第二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四牌楼原地参观,桥在眼前,却看不见桥身,只见上面挤挤攘攘的路人,龇牙咧嘴地僵持在原地。真是应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那句话。
年轻人也赶着一夜风靡大街小巷的时髦,譬如溜冰、录像厅、港台风和席慕蓉,对,像我说的,街上忽然流行溜冰了。
说是在溜冰场溜“冰”,其实场地是货真价实的水泥地面,一些体育场,大仓库还有录像厅都会见缝插针地挪出一块空地开个所谓的冰场,毕竟生意红火好赚钱么。溜冰鞋就是今天小孩子们滑的轮滑鞋,质量没那么好,穿在脚上死沉死沉的,每每脱了溜冰鞋感觉自己练成了绝世轻功。溜冰确实需要运动天分,是娘胎里带来的东西。那边潇洒这边慌张,那边陶醉这边仓皇,那边臊眉耷眼这边神采飞扬也算寻常。
在暗涌的溜冰场内,一众陌生人之间,溜冰技术的高低代表了绝对的实力。隔壁二班有个女同学,性格很开朗的,笑起来声音也好听,加上她溜冰溜得很好,很多男生因此对她情有独钟。印象里,她的牙齿不太整齐,笑起来春风拂面,那时候我们年纪都小,今天回想她小姑娘的笑容里全是风情,笑容满溢的时候眼睛往下透着怯。
在溜冰场,我见过她领滑,很老练地反身把手递给对面的男生,对方心领神会地拽住她的手,这只蛇行的队伍越来越长。灯光划过她的面庞,她笑脸盈盈、眉尖若蹙、桃花眼四下顾盼,和她握手的男孩想来应该心旷神怡。在溜冰场昏暗的灯光下,她大步流星地辗转腾挪,一次次翻花样,牙齿似乎都不那么难看了,我也在蛇行的队伍中看得如痴如醉。
没有人告诉我在溜冰场上,我们挂满汗珠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那时没手机自拍这回事,更别说分享朋友圈了,朋友都在身边一个拽着一个打起十二分精神溜冰呢。想了很久,我们应该和刚登上四牌楼天桥上那些人一样龇牙咧嘴吧,可惜这怪异的风景只能留存在某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个记忆里:傻气中透着敦厚和富余。
活着不仅是站在桥上看风景,还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既然是风景,应该是纯粹美好甚至刻骨铭心的。对了,那个漂亮的女同学叫桃园,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溜冰场的那场盛宴?
洋刺绣
文/苏素
自由职业快时代里慢生活
一位好朋友从美国度假回来,跟我们分享此行的种种收获,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大的收获,居然是从美国一位老太太那里学来了刺绣技艺。
她饶有兴致地向我们展示她绣出来的第一幅作品,一幅正开得热闹的小雏菊,娟秀而淡雅。然后,她向我们细细述说自己迷上刺绣的缘由。
在那位美国老太太家中,她很惊讶地发现她家中无论是毛巾、桌布、杯垫、还是床单、枕套,都是她亲手绣的。或许是被老太太内心的那份充盈、精巧和诗意所感染,悄然之间,她便爱上了这些精致小巧的刺绣作品。她耐心地向美国老太太请教有关刺绣的技艺,并在美国买了关于刺绣的书籍及工具,回国的飞机上,她就迫不及待开始动手实践了。
对于这个收获,她自己显然也觉得十分意外,毕竟,我们本身就有着博大精深的刺绣文化,苏绣、湘绣、蜀绣、粤绣……颗颗都是瑰丽而精致的珠宝。而自己漂洋过海、不远万里,从美国老太太那里学来我们本身就已炉火纯青的技艺,是不是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呢?
美国老太太刺绣的图案并不复杂,甚至说有些简单,全是充满生活趣味的小物品,比如水果、蔬菜、奶瓶、一只可爱的小猫小狗、一朵寻常的小花小草……和国内流行的十字绣动不动就是一幅几十米长的《清明上河图》或者《八骏图》相比,显得再普通不过。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热衷于十字绣,图案多半是名贵的画,或者是发人深思的警句箴言,但缺少一种打动人心的魅力,似乎就是一些寡淡如水的马赛克。
朋友很沉静,很有品位。她说,那些看似高大上的十字绣有些像中国大妈在《最炫民族风》或者《小苹果》伴奏中翩翩而起的广场舞,热闹有余,却一直浮在表面,无法沉淀到内心深处。她被美国老太太刺绣上的这些简单而平实的意象,和其中蕴含的充满趣味和灵气的审美所感动,或许是因为深藏在她骨子里最朴实的文艺情怀,以及对于生活最本真的最毫不矫情的热爱吧。就像意大利面和兰州拉面的相互关系,我们无法去评价美国老太太刺绣与苏绣、蜀绣孰优孰劣,暂且就笼统地叫它洋刺绣吧。可以肯定的是,美国老太太对待这门原本属于我们的传统技艺的态度,更应该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似乎,经由她手之后,刺绣与我们的心灵贴得更近,洋溢着淡淡的温暖与愉悦,成为日常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朋友,既不虚张声势,也不哗众取宠……
新闻推荐
圣诞劈柴蛋糕 撰文-李左拉编辑-方军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欧洲小伙,在圣诞节这天没钱给心爱的女孩买礼物,就去森林里捡了一把劈柴,丝带一扎,给女孩送了去。这举动放在今天,足以秒杀一众“屌丝”。女...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