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闪亮的圈子是自我
在说圈子之前,我想先说说我的女儿。
今年初,小姑娘历经市级海选,省级,国家级竞赛和多轮强化训练后,如愿赴美参加了第八届WMO世奥赛斯坦福大学(全球)总决赛,在与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等13个国家的142名选手的激烈角逐中,获得个人金奖,成为全球八名获得个人金奖的选手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位获得金奖的女选手。
回国当日,她获得金奖的消息立马就被各大媒体刊载报道。后来我思索她的成长经历,得益于优秀的学校基础教育,孩子从小学开始数学成绩就突出,总分始终班级名列前茅。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我和爱人均毕业于上海著名大学,工作后又一同攻读了中科大MBA。妻子身怀六甲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老师,对子女教育一向很严格,我的兄、嫂、妹、婿均为国内外硕士,博士,博士后。
同学圈、朋友圈、亲友圈表面看来都很高大上,但这真的重要吗?我知道抛开这些,女儿的成功更多的归功于自己的奋斗和努力。
中国是个圈子社会,大家肯定都深有体会。小到中学生的同学圈,大到商界大佬们的朋友圈。每个圈子都有自成体系的一套语言和规则。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对圈子的认识容易走入极端,有的人认为圈子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有的人则自恃清高不混任何圈子。前者苦心经营自己的圈子,活得很累;后者看似高冷,但这种孤胆英雄式的生活方式未必适合大多数。
圈子当然不是洪水猛兽。事实上,进入一个好的圈子,你不只能学到时代新知,更能与社会精英们一起学习而带来思维上的改变,还能结识比你优秀的众多人脉,获得更直接的商业资讯和创业机会。如果说圈子有什么坏处的话,可能是容易被这种关系束缚了自己的个性,变得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拿马云来说,他的第一个圈子是互联网圈。你一定听说过西湖论剑,马云当时从北京回杭州后感觉自己离互联网圈子远了,于是搞出个西湖论剑,每年邀请中国互联网的领袖人物来杭州西湖一聚,这事每年都很热闹。但六年后,当马云发现自己成为这个圈子里的头牌后,他就把西湖论剑给停了。
为什么?圈子只是过程,永远不是归宿。
我自己呢,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在35岁之前,就把所在行业所有存在的证书都拿了个遍,甚至还拿到了行业外的证书。比如外销员岗位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计算机应用高等级证、全省系统先进个人证、硕士证、高级职称证、全省行业内省级国企最年轻中层干部骋书,还有一叠乱七八糟各类获奖证……
创业者必全能,这可不是口号。这么多年,我知道十项全能的重要性。从业务拓展到项目合作,从识人用人到车辆修理,从办公软件使用到一砖一瓦一螺丝的选购,我都能做到得心应手。
青春毕业季的当下,对于刚毕业的孩子们来说,我的建议是:真不必太把圈子当回事。收获成功,走上人生巅峰,圈子或许能带给你少许的人脉,但主要还是得靠个体的奋进和努力。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你加了BOSS的微信,就能成为BOSS吗?你进了女神的朋友圈,就能逆袭成同等地位的“男神”么?
对于真正的大佬们来说,所谓圈子,只是个游戏。凡人跟牛人的区别就在于,凡人遵守现成的游戏规则,牛人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苹果不跟微软建圈子,支付宝不跟银行拉圈子。他们只要经营好自己,无需刻意经营圈子,人们自然会围绕他而建立圈子。
永远要记得,最闪亮的圈子,一定是你自己本身。
混圈子是一场能量大比拼
混圈子是一场能量大比拼,混成过和混过的距离还是蛮大的。圈子就像个诱人的组织,里面创造着浓浓的归属感,也随时把不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人,无情干掉。混过圈子,只能说明你到此一游、来过一遭,你的频率没能匹配上这里的气场,然后就或主动或被动地出局了,而混成圈子则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都得相宜的艺术,挺难的。
百度百科对圈子的解释是“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从时间轴上来看,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圈子不停地在变。从当下这个时刻来看,每个人又置身在好几个圈子之中。同学、朋友、同事、同行、音乐、电影、八卦……
在未毕业之前,我“混”的圈子很简单,跟同学们在一起没心没肺看电影吃东西逛街购物胡侃八卦,那时的自己,想法特简单,喜欢的话,咱俩就可以嗨皮玩耍;看不顺眼,OK,分开旅行互不相干。一度,还挺烦混圈子的,觉得功利心太强。
2011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凭借专业的电影素养和务实的做事风格,我以一枚大学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合肥万达影城。因为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工作起来格外卖力,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那时,微博刚兴起,我受命管理合肥万达影城官方微博,刚接手时,只会发些简单的影讯,跟市场部同仁请教和研究后,对微博定位和内容做了更为精细完善的规划,从略显呆板单调略格式化的文本风格,逐渐转变成为更加贴近网络、二次元、无厘头的逗比风格,放下高大上的架子化身呆萌可爱小主持人,时不时和粉丝互动一下,一场活动平均阅读量都在4000左右,微博粉丝数稳定飙升。
亮眼的表现吸引了万达影城其他区域同仁的注意,我与时任唐山万达影城经理的张一博经理有了密切互动,没想到,这造就了我职场生涯一个很大的契机,2013年,张一博经理回归万达院线,负责开发卖品的卡券系统,便想到从合肥万达影城借调我去学习帮忙,因为我当时在市场部,对卡券系统操作很熟悉。于是,作为职场菜鸟的我有了去北京万达院线总部工作的珍贵机会,从而结识了很多电影圈中比较厉害的人物,其中也不乏从万达院线走出去的高层领导和其他电影公司的朋友。
在合肥万达影城三年,从最初的营运部到市场部到万达院线,感触是最深的,爱好与工作和圈子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万达影城的层级界限和晋升标准非常严格甚至苛刻,我的晋升之路,直到现在还为霸都电影圈小伙伴们津津乐道。
加入华谊兄弟电影,除了自己能力过硬,我想他们看中的还有我在万达影城积攒的人脉圈子吧,与发行、媒体、影城以及本地商家等良好互动。我对华谊兄弟电影其实仰慕已久,现在的我,正在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积极融入这个大家庭中,看到很多其他地区的小伙伴做出的神奇业绩,自己也擦拳磨掌,安徽区在我的努力下,旗下多部影片拿到全国排映的冠军。
其实,圈子很小众,而且十分排他,能力高低,聊几句就能知晓三分,所以,初混圈子的第一面是如此宝贵,高手需要藏身以勘察风情,时机成熟时再选择是否出手,不解风情的低手则很容易因为装逼而被瞬间看破,结果被撂荒一旁,挺悲剧的。它非常讲求能力对等,自己不牛逼别期待着牛逼会眷顾你,如果再不谙世事地装逼,就等着被彻底清理呢。
新闻推荐
你会吃粽子吗?编辑·王晶 设计·洪孟晨又是一年端午时,各式粽子早就备上,坐等各位吃客。粽子怎么吃为健康,相信大家多少有所涉猎这方面知识,这一次,我们一次说详尽喽!仲夏时节养生要义 农历五...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