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肥 今日巢湖 今日肥东 今日肥西 今日长丰 今日庐江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今日合肥 > 正文

合肥市行知学校 “爱满天下”育桃李 “知行合一”强素养

来源:江淮晨报 2021-06-19 03:38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高速发展中的合肥市行知学校,已经成为了瑶海区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的品牌学校。在校区越来越多、集团化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教职工快速成长的背后,践行创造教育的行知人还在不断探索着新的育人模式:为了响应家长的迫切需求,成为了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的第一所公办学校;为了促进寄宿学生身心两健,一心育人的老师们甘心“兼职”当起了“保姆”;为了解决家长放学接送难题,70多门“三点半”课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童年的快乐……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家长和学生关心的事情才是唯一路径。行知人用心、有爱的教育,培育出了一届又一届“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好少年。

“爱满天下”做寄宿学生最好的陪伴者

走进位于长江东路的合肥市行知学校学苑分校,总是能遇到许多冲你微笑打招呼的学生,他们谦逊又有礼貌。“不用疑问,他们肯定是我们学校九年级的寄宿生。”有着几十年教龄的缪礼明老师提起学校的寄宿生们,脸上总是有着一股自豪感。

2018年,在家长的迫切需求下,行知学校开启了寄宿制教育的探索,招收了300多个寄宿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搞寄宿教育,行知学校成为了“首吃螃蟹者”,尽管前期有着详尽的调研、学习和规划,但寄宿班的老师们还是压力巨大。

“当上了寄宿班的老师,我们就要‘站得了讲台,当得了保姆。’”缪礼明说,从周日下午到周五下午,寄宿生们会一直在学校学习生活,家长不在身边,老师就成为了他们的“依靠”,所以陪伴尤为重要。

对于寄宿班的老师们而言,陪伴的“陪”字首先体现在时间上。虽然学校配备了5位生活老师,但尽职尽责的班主任们仍然想用长久的陪伴,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学校,寄宿班班主任的作息时间大致是早晨7:00前进班级,晚上把所有的孩子送进寝室后,看着所有寝室都熄灯了、没有任何动静了才会离开,那时时针已经指向晚上11:30。

“汪兆帮老师家住得很远,为了寄宿班的孩子们,他很少回家。有时想自己的孩子了,他会在半夜开车回去看一眼,然后又赶回来,坚决不缺席寄宿学生们的晨读。”对于九年级寄宿班级老师的辛苦付出,该校八年级老师黄佩林是看在眼里的。

“这不算什么,我们7个班主任中有5个人几乎是以校为家的,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学苑分校政教处副主任汪兆帮说,不仅仅是班主任,每天晚上,学校还会安排一位行政领导住进宿舍楼,全时段的陪伴让孩子们更有安全感。

除了时间上的陪伴,更多的是用心用情的心理陪伴。“相比较于高中寄宿和大学寄宿,我们的孩子年龄偏小,第一次过上集体生活,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都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去教、一点一点地去讲。”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班主任们会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教育。

“寄宿制是一次艰辛的探索,虽然苦了教职人员,但幸福了孩子和家长。”三年来,在贴心陪伴下成长的寄宿学生们,不仅学习成绩让人惊喜,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非常高,他们讲文明懂礼貌、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独立、有担当,一定有更好的未来。

同心同力做好每个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学苑分校因为突发状况停电,造成全校停水。在得知消息后,家长们纷纷自发前往学校送水,小小的门卫室瞬间就堆满了各种饮用水。“不仅仅是给自己的孩子送,家长们都是尽自己所能送了很多,希望能为全校的师生们提供一份便利。”汪兆帮说,这件事情也让老师们深受感动。

虽然孩子寄宿在学校,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短了,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并没有变得疏远。为了建立有效的家校共育沟通机制,行知学校开展了家访、家长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寄宿班开设的第一年,每天中午,我们的食堂都是对家委会开放的,家长代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考察。”汪兆帮说,家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说,油炸食品尽量少一点,水果蔬菜尽量多一点等。只要是合理的,学校都会尽力满足。“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还能走进孩子生活的宿舍,可以和班主任及生活老师交流沟通,了解更多孩子在校的信息。”

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生活,老师们拿起了手机开始记录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了让孩子能过上一个有意义的生日,老师会和家长们一起“密谋”集体生日会;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那么枯燥无聊,老师会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零食解压……

“公办学校的寄宿生活更温馨、更加的人性化,老师与孩子及家长情感上的交流更深入。”汪兆帮说,教职人员的用心用情会感染到家长,也会让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来。

不仅仅是寄宿班,在行知学校,家校共育的沟通机制一直贯穿在班级的教育教学中。去年暑假期间,学校集中开展了“倾听家长心声,共担育人使命”的大走访活动,走访活动除了六年级和九年级毕业班之外,全校100多个班级都组织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详细调研;今年2月份,行知小学66个教学班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家长会重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期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说,行知学校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家校共育的同心同力。

“教学做合一”为每个孩子打造锻炼学习的舞台

在读书俱乐部里,孩子抱着自己喜爱的图书不肯撒手,认真地“拜读”畅快地“分享”,智慧碰撞出的思想火花闪闪发光;在科技创新室里,孩子们一边编程一边搭建模型,冰冷的机器人“活”了起来;在合唱室,孩子们唱响一首首动听的红色经典歌曲,抒发爱党爱国情怀……稚嫩的童声、奔跑的身影、专注的神情,在行知学校的教室里、操场间,孩子们尽情释放天性、发挥天赋,感受着“三点半课堂”课后延时服务带来的快乐。

精彩地生活才能精彩地学习,让成长中的孩子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全面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每个孩子打造锻炼学习的舞台,近年来,行知学校“三点半”课程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已经开设有科技类(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机器人、模型等)、体育类(击剑、篮球、排球、足球等)、艺术类(播音主持、舞蹈、管乐、合唱团、话剧、创意美术等)、人文类(读书俱乐部、文学、微型小说阅读灯等)等70个课程。

“这些课程惠及到小学部3000多个孩子,其中80%的课程都是免费课程。”该校音乐老师马敬介绍说,课程开设前,学校会进行摸底调查,首先是充分利用校内教师资源,让有特长的老师开课,同时针对学生家长需求比较强烈的课程,还会聘请专业教师进校授课。如围棋课程邀请的是省棋院的资深教师;合唱团邀请的是经验丰富的指挥老师;足球队邀请的是经验老到的足球教练等。“每个课程定期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有展示’”。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托管班,对于放学家长无法准时来接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由校内老师进行看护与作业辅导。”马敬说,学校开设的“三点半”课程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得到一致认可,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更是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拥有了更多自我展示的平台。

方飞 汪红霞

新闻推荐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宁路校区 托举希望 成就梦想开启高品质教育新篇章

究竟一所怎样的学校,才算是好学校?究竟办怎样的教育?才算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这些问题,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宁路校区给...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合肥市行知学校 “爱满天下”育桃李 “知行合一”强素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