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午秋两季,焚烧秸秆造成很大危害。今年秸秆禁烧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探访。
编者的话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秸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近年来,每逢午收秋收,焚烧秸秆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很大危害,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反映强烈。今年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探访。
谯城区 秸秆打捆卖
■ 本报通讯员 武清海本报记者 武长鹏
“轰隆隆……”6月2日,在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王庄村的麦田里,机收过后,村民孙永杰的打捆机开始运作起来。
隆隆的机声过后,一茬茬秸秆被他的“大老虎”吞得一干二净。紧接着,一捆捆绑得结实、整齐的块状秸秆,均匀地落在地面上。随后,块状秸秆被装运到四轮车上,运出麦田。
“每到麦收季节,四邻八村要求打捆的应接不暇。 ”孙永杰边忙边说,今年政府宣传到位,他的“生意”出奇得火爆。
在一旁维持秩序的村干部孙同庆告诉记者,说是“生意”,其实孙永杰对村民分文不收,而是自己联系养殖场、发电厂等买家进行销售。 “一个午收季节下来,可打捆300多吨,获得销售收入5万多元。 ”孙永杰笑呵呵地说,这样既避免了焚烧污染,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还让他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记者从亳州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为确保今年午收期间秸秆“零燃烧”,全市加大了宣传力度,仅在谯城区牛集镇,每天就出动三辆禁燃宣传车,发放明白纸5000张。同时,实行镇村干部网格化管理,实行24小时巡逻制度,每收割一户,宣传禁燃一户。
在牛集镇南部小麦示范片区,安溜村支部书记吴德峰告诉记者,村里正动员农机手积极购买秸秆打捆机,并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今年午收计划上10台,并积极与河南鹿邑的秸秆发电厂联系,随用随收,确保秸秆循环利用。 ”
牛集镇农综站主任张红印介绍,镇里除积极鼓励群众进行秸秆打捆外,还购买了68台秸秆粉碎机,分发到各村,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操作。截至目前,牛集镇北部小麦收割已进入尾声,南部即将开割。期间,镇政府抽调人员组织执法队伍进行巡查,确保了午收期间麦田区域“不烧一把火,不冒一缕烟”,使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明光 服务一条龙
■ 本报记者 周连山本报通讯员 李龙 郑克让
5月28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明光市采访午季秸秆禁烧情况。一路上,满眼金黄,麦浪滚滚,一台台农机来回穿梭,再也不见曾经“四处起火,到处冒烟”的景象。
“午收以来,我们镇没发生过一起焚烧秸秆的事。”张八岭镇副镇长姚国青对记者说,该镇属于明光市的南大门,离滁州仅20多公里,今年种植小麦3.42万亩。为实现禁烧目标,该镇疏堵结合,综合治理。
在该镇岭东村邵郢村民组,记者见到正在给收割机安装秸秆粉碎机的农机大户李炳叶。 “安装上这种秸秆粉碎机后,小麦收割与秸秆粉碎一次完成,秸秆直接还田,省时省力。 ”李炳叶一边麻利地给粉碎机拧着螺帽,一边对记者说。
镇农机站站长袁少兵告诉记者:“这几天,镇里农机、农技人员全部下到村里,帮助指导午收。目前,全镇128台收割机中,已有一半安装了粉碎机。 ”
此时,已近晌午,烈日当头。该镇关山村的一块刚收割过的麦地里,两台拖拉机分别拉着草绿色的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不时吐出捆得结结实实,形状、大小一致的麦捆。一会工夫,地里散落的秸秆被收拾干净,留下几十个直径约50公分、长约80公分圆筒状的麦捆。
据负责协调打捆机项目实施的镇政协工委副主任李绥付介绍,镇里引进了奶牛场及生物燃料厂等企业回收秸秆,一举多得,既解决了村民的秸秆焚烧难题,又解决了企业的原料问题。
“对于秸秆,村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一烧了之了! ”该镇关山村村委会主任易怀兵说,现在,村民不用自己动手,企业直接到地里帮助回收。此外,政府还向村民免费发放秸秆腐熟剂。这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受到村民欢迎。
据明光市农委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明光市通过农业示范项目投入33.6万元,采购4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免费供农机大户使用;在全市每个乡镇建立500亩秸秆还田示范片,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还免费向农户发放秸秆腐熟剂370.4吨;围绕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开展培训30多场,培训农民3000人次。
凤台 作业有“准入”
■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朱庆磊
前往凤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种植示范片——灯草窝,要坐轮渡过淮河。
5月31日午后,太阳晒得人脸直发烫。记者赶到渡口时,发现有一群身穿迷彩服、头戴草帽的工作人员,正在指挥群众和车辆有序过河,遇到收割机时,仔细查看车主有没有“准入卡”。
“凡进入本区作业的收割机,必须配备秸秆粉碎装置,否则不予发放准入卡。”开发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克林告诉记者。
渡过淮河,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小麦。行车不远,便听到隆隆的机械轰鸣声——这里的小麦全面开镰了。
在群众张云连家的地头,记者看到,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飞驰,麦穗飞快地被“铁牛”吞进肚里,秸秆随即被切割成碎末从机尾均匀地散落在田里。
“今年风调雨顺,估计小麦亩产在800斤以上。 ”张云连捻了捻麦穗,欣喜地说。不大一会儿,偌大的一片麦田便收割完毕。张云连急忙开着电动三轮车,前去装粮食。
相邻的李传侠家的麦子已收割完毕。她正忙着把秸秆碎末散开,等待旋耕机的到来。 “土地翻耕后,打算种植花生。 ”李传侠说,往年也并不想烧秸秆,可又没有别的好办法。今年不担心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土地翻耕政府埋单。
秸秆还田,控制秸秆合理高度是关键。“我们严格执行机收留茬10厘米以下标准,并派干部下地监督。明文规定,机手不限茬,农民可以拒付款。 ”陈克林说。
说话间,一台旋耕机驶入李传侠家的麦田。只见麦茬很快便被埋入地下。“旋耕过的土壤的确松软。 ”李传侠抓起一把土壤好好感受了一番。
“既要把金色的丰收抢回家,也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做到绿色抢收。 ”陈克林介绍,开发区坚持把财政补贴用在刀刃上,对符合标准的收割机每亩补贴10元,对旋耕机每亩补贴30元,旋耕费用政府埋单。
为强化责任落实,开发区以村民组为单元、社区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社区干部包组、组包户,实现监管全覆盖、无缝隙。强化督查,建立奖惩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谁烧罚谁、烧谁罚谁”。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秸秆禁烧从一件困扰群众的“难事”变成了惠民的好事。 “过去不烧没法种,现在不烧种得更好了。”风吹麦浪,传来农民阵阵笑声。
博望区 收割机械化
■ 本报通讯员 慕继平 曹飞本报记者 宣万明
5月29日晌午,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宝义村,金黄的小麦一望无际,一台收割机正在忙着收割。
记者现场发现,这台收割机与往年的收割机有所不同。收割过的麦田不仅麦子即时脱粒,也见不到长长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吐出的是只有寸把长的碎秸,均匀地抛在收割后的田里。马鞍山市晓邦农机销售公司总经理陶武邦解释说,今年博望区对农民或种田大户购秸秆粉碎机械实行补贴,所以都加装了一套秸秆粉碎装置,小麦在收割脱粒的同时实现秸秆粉碎还田。
在宝义村,种田大户卜厚槐告诉记者,5年前,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农民手里流转了400多亩耕地,一年两季种小麦和水稻。 “往年没有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秸秆都采取就地焚烧。 ”卜厚槐说。据博望区农机站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11万多亩小麦全部使用机械化收割,这不仅把农民从繁重的人工收割中解脱出来,还免去许多在外务工农民返乡收割的烦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收割机上加装秸秆粉碎装置,实现了秸秆粉碎还田,基本上制止了焚烧秸秆,保护了环境,农业机械化真正实现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增收。
经常带领乡亲跨区收割作业的陶武邦介绍说,一台小型收割机每天8小时可收割小麦七八十亩,像种粮大户卜厚槐的400多亩小麦,一台收割机至多一个星期就可收割完毕。记者在卜厚槐的小麦收割现场看到,全部作业人员只有4个。 4个人,一台收割机,两部农用货车,一条输送带,就实现了小麦从收割、脱粒到出售的全过程,完成了过去要好几十人才能完成的任务,真是小农机显现大神威。
六安划定禁烧秸秆重点乡镇
日前,六安市全面展开2014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围绕城市郊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划定30个乡镇为市重点禁烧区。同时,全面推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今年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0%以上,以期有效防治大气污染。今年,该市共安排9亿多元资金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奖补,对小麦、油菜、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每亩奖补20元,对水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每亩奖补10元。 袁野
阜阳加大综合利用补贴力度
今年午收期间,阜阳市对各县市区午季禁烧工作实行资金补贴,各地在落实省、市政策的同时,纷纷推出配套方案,提高补贴标准。颍州区按照每亩40元的标准,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补贴;界首市实行机械购置补贴制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及群众购置粉碎机、打捆机等机械设备,同时建立健全农作物收获机械准入制度,规定凡是进入田地的收获机械,必须配备秸秆粉碎或打捆设备。 安耀武
濉溪层层签订禁烧目标责任书
今年午收,为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争取实现重点禁烧区域“零火点”,濉溪县细化县、镇、村三级工作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成立4个督查组和11个包保组,督查组由县领导带队,对划片包干镇(园区),进行督查工作。包保组从县环保局、县农林委、县发改委等11个县直单位抽调33人,对各镇(园区)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昼夜巡查。督查和包保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每晚8点将当日现场督查情况定时报送。 丁贤飞
蒙城不安装粉碎装置不得下地
蒙城县近日出台专项措施,规定所有参与午收的联合收割机必须安装小麦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否则严禁下地作业,从源头上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据悉,该县今年将拿出专项资金,对2014年新购买小麦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本县农机手按每台600元进行补贴;购买捡拾打捆机的给予20%的补贴,以此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购买安装的积极性。
葛新爱 武长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丁贤飞 通讯员 吴永生)6月16日,“百强企业·百亿基金进濉溪暨濉溪投资环境说明会”举行,16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83.33亿元。本次说明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低碳产品信...
濉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濉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