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人生如小说

来源:新安晚报 2014-09-28 04:27   https://www.yybnet.net/

□自传

我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写劳改队的……

因为很多我是第一个写,实际上叫“闯禁区”。我成了中国文学领域里面勇闯禁区的一个领军人物。我感到自豪的是,将来写中国文学史,谈到上世纪80年代时,我是一个绝对不能够回避的人物,是启蒙作家之一。

我认为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一次思想解放当中,文学作品发挥了重要的贡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学,像中国新时期文学那样非常明显地推动思想进步和思想解放。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学在20世纪和社会现实那么紧密地结合。新时期文学作家这个群体对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至今估计不足。将来人们会看到,思想解放首先是作家打开的,新时期文学的价值至今是被低估的。因为那时候很多领域是被控制的,电视不用说,电影审得更厉害,美术倒是有新兴画派,但它起的作用范围很小。只有文学,特别是小说限制很少。

我没有遗憾,我已经写到了我所有能够写到的。每个作家都有局限性,包括我在内。在那个历史状态下,我尽到了我最大的历史责任。

80年代时,每天我的信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地装,写宁夏张贤亮、写甘肃张贤亮就能收到。写信一般都是赞扬的,同情的,支持的。80年代,大家都刚刚从阴影里走出来,我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写出了他们想说而说不好的话。

“下海”

90年代,我们这一批作家逐渐退到二线了,很多也都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这些风云一时的旗手,开始进入衰退期了。也有人不写小说改写散文了,还没有脱离文学的领域,我来个华丽的转身,我从文学领域跳到市场里面。

为什么说适逢其会呢?那时正好邓小平南巡,一下子全国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纷纷大办第三产业。我是宁夏文联主席,全国文联都蠢蠢欲动搞三产,宁夏能搞什么呢?拜劳改生涯所赐啊。在南梁农场时,我在赶集的路上见到了荒凉的镇北堡,让我很震撼。平反后我在宁夏文联,遇到来拍电影的导演,我就把它介绍给电影界。第一部片子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第二部谢晋的《牧马人》,也是我的本子。后来就有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冯小宁的《红河谷》,这个地方几乎成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外景拍摄地。

你们不要以为名人办事很容易,名人是双刃剑。最根本的,我是在一个市场无序的状态下搞文化产业的,个人对抗市场的无序,很累啊。

自由

说来真巧,我很有幸。想想这30年,我的经历和整个民族的经历是同步的,我们民族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也遇到灾难;当民族开始复苏的时候,我也开始复苏;当民族开始崛起的时候,我也开始崛起;当民族开始向兴旺发达发展方向走,我也朝这个方向走;当民族在兴旺发达的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也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在,我跟公园里钓鱼和打牌的老头最大的区别在于我有话语权。不仅有话语权,还有财富。

在我的作品里,我能够主掌人物的命运,但是在我的生活里我是被命运所主掌的。

我现在在干什么?玩。文学啊,就是我一生的副产品而已。影城也是。你说主业是什么?快乐,追求快乐,创造性地追求快乐。

我将来还会写书的,写我在劳改队里是怎么想、怎么生活的,但这本书我现在不能发。我到90岁时方才自由,才能说一些不可告人的话(哈哈)。据《南方都市报》

张贤亮和他的西部影城。

作家张贤亮病逝

曾著《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

2014年9月27日中午,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从贵族变成劳改犯,历经几次大劫难都不死后成了一名大作家,接着走上红地毯成了政治明星,最后又变成商海大亨,张贤亮的人生经历几乎是一部传奇。

记者昨天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张贤亮先生的助理马红英,她透露,张贤亮9月27日中午两点左右因病猝然离世,具体什么病不方便透露,已经治疗一年,但张先生去世前身体状况一直不错,没想到走得这么突然。据马红英介绍,张贤亮先生的追悼会将于9月30日在银川举行。

张贤亮1936年出生,祖籍江苏盱眙,1955年后定居宁夏。 张贤亮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张贤亮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开始,直到上世纪末。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在中国文坛占据重要地位。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100余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

本报综合报道

□悼念

一世之雄也

“那次张贤亮来安徽开会,一道去黄山,老头其实还是挺有魅力的,有个小姑娘抱着树照相,摸到一手不明粘稠物,众男人来安慰,都说是树脂什么的,正七嘴八舌,张贤亮不动声色地抽出一张纸巾,一言不发地递过来。张贤亮还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当时爬山,主办方安排了滑竿,就是两根竹竿上架个椅子,两个轿夫抬着上山。众人皆作惊骇状,做出于人道主义的不忍心状,轿夫一路跟着央求,只有张贤亮欣然上轿,但在无人注意的时候,悄悄地从口袋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作为小费递给轿夫。那是2000年。”——作家闫红

“张贤亮去世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食色性也,被他启蒙不少,从《早安朋友》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绿化树》,那里的饥饿与最终找到的食物,糨糊变贴饼子,像《伊万·丹尼索维奇的一天》。汪曾祺真是写家常美味,张贤亮则是写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  —— 鹦鹉史航

“这个时代我最喜爱的文学大家之一。《灵与肉》《绿化树》等震撼人心的作品肯定会载入中国文学的史册。”  ——导演陆川

□生平

小说塑传奇

张贤亮的父亲曾留学美国,后为国民政府官僚,1949年被关押,后死于狱中。1936年12月张贤亮出生于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前夕,随家人逃离,幸免于难。1954年,18岁的张贤亮从北京的高中肄业,前往宁夏贺兰县插队,不久任宁夏省委干部文化学校教员。张贤亮14岁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打为右派,接受劳改、管制、监禁达22年,其间曾外逃流浪,1979年9月获平反。

1980年任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编辑,在19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张贤亮率先突破了若干禁区,例如描写性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习惯死亡》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1980年的《灵与肉》、1983的《肖尔布拉克》、1984的《绿化树》),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9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搬上银幕(《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河的子孙》);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成为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作家之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时代周刊》、英国《卫报》等世界著名新闻媒体都对他十分关注。

1992年12月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担任董事长。如今公司所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影视城。

新闻推荐

舌尖旅行参考地图国庆长假,出游是主流。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但处处有美景,而且处处有美食。大家每到一个新地方,必然会尝试当地美食。在此,向大家推荐几个国内旅游热点地区

国庆长假,出游是主流。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但处处有美景,而且处处有美食。大家每到一个新地方,必然会尝试当地美食。在此,向大家推荐几个国内旅游热点地区的著名美食,作为吃货们的“舌尖旅行参考地图”。...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破碎的酱油瓶2014-09-29 04:26
评论:(人生如小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