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舒俊
在国庆期间举行的2015黄山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开幕式上,市文明传播志愿者为市民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作为舞蹈队队长的王荣君自然也没闲着。
今年55岁的王荣君是屯溪区徽山路社区居民,在很多大小舞台上总能见到她高挑的身影。“退休了,玩呗!我的业余生活还是蛮丰富的,那是以前不能比的。”王荣君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她记得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可稀奇了。“那时几乎没什么业余生活,无非就是串串门,大人晚上一般都在家里缝补衣物,单调的很。后来有了电视才好一点,不过那个年代还不是家家都有电视,一到晚上,经常是邻居们一起挤到家里来看电视。”还有露天电影,也是她们这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业余生活比之前又丰富了。“屯溪灯光球场除了打球还可以跳舞,街上还有录像厅、舞厅,还有老商业大厦可以蹦迪。”1997年开始,喜欢跳舞的王荣君每天早晚就和朋友在新安大桥下率先跳起了热闹的广场舞,“那时候晚上总有百把人,一跳1个多小时。”
五六年前,王荣君组建了徽山路舞者艺术团和社区合唱团,后来她又加入昱中街道的阳光艺术团任舞蹈队队长。除了每周二下午到社区唱歌,晚上跳广场舞,她的业余时间既要排练节目,还要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和公益活动,每年还要忙里偷闲和姐妹们去全国各地旅游。现在,她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带孙子。她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物质上不缺什么,就想着怎么快快乐乐地享受业余文化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里有广场、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各个广场一到傍晚热闹的很,玩轮滑的少年,跳广场舞、交谊舞的中老年人,男女老少其乐融融;户外设施不断加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建了健身广场,还会定期举行一些社区文娱活动。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居民的业余生活多姿多彩。
新闻推荐
□ 程云芬或灰或白高耸林立的大楼,永远川流不息的人群,他们从哪里来,又会去向哪里?如此气息,上海永远那么繁忙。九月的上海,秋光明媚。上午的阳光倾泻在这个喧杂的城市,而我的世界却...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