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汪悦
休宁县城的75岁老人叶开放,爱好书法多年,如今每天都在坚持练笔,在临摹的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这位耳聪目明的老人,在书法中寻找乐趣,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休宁县书法协会举办的一次讲座上,叶开放老人早早地就来到了会场。与他谈及书法时,老人兴致盎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何时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时,古稀之年的叶开放老人说,从年轻时,他就喜欢上了书法,只要有空,他哪也不去,就在家里练习书法。从休宁县木材公司退休之后,他参加了休宁县老年大学的书法班,醉心于书法艺术,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练习书法上。“我不爱下棋,也不爱打牌,就喜欢写写字。”
“老年大学为我们开设的兴趣班很多,有摄影、有绘画,但我一直很喜欢书法,最后还是选择了书法。”叶开放说,退休后时间充裕,几乎每节课都会去听,每逢上课他都是准点赶到,和其他20多名书友一起交流、学习,风雨无阻。在老年大学系统地学习了3年书法课程,叶开放从楷书练到行书,从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只想把自己书法的经验积累与众多书友一起分享,共同提高。”叶开放说,现在每周他都会到休宁县老年大学上1-2节书法课,每次要上2个小时;回到家,叶开放老人也会每天坚持练习2个小时书法。他说,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这样才能学到很多东西。
练习书法,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也交到了很多朋友,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只有生活充实了,才不觉得孤独,我身体好可能与常年练习书法和国画有关系。”老人道出了养生心得。
新闻推荐
□ 鲍飞立日前,笔者在黄山市业余收藏爱好者刘百林先生家中,见到了一些其多年前从歙县乡下收取来的民国徽州民间旧手札。内容为解放前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军官、老家在歙县坑口乡瀹...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