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因山而出名、由文而著名、以旅游而扬名”的黄山市,两天满满的采访行程,虽然让我们每一个合福高铁旅游媒体联盟采访团记者将美景尽收眼底,但是却很难找到满意的诗句描述我们的感受。“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在高铁时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示山水之乡的传奇画卷。
怎一个徽字了得
7月9日傍晚,采访团刚刚抵达黄山市,来自江西和福建的同行们就相邀夜游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因其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汇流之处,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漫步在夜色阑珊,人头攒动的老街,映入眼帘的便是青石板的路面和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尤其是霓虹下的德阳楼、万粹楼、日月楼等将徽派建筑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老的街道两旁是林林总总的店铺,依旧保持古朴典雅风貌,门楣上的徽派木雕特别引人瞩目,这些以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委婉动人的民间故事、秀美灵动的新安山水为内容,配上墙体上精美细致的民间石雕和砖雕,完美体现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你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许多流光溢彩的店铺金字招牌,出自王朝闻、启功、沈鹏、林散之、费新我等书坛大家之手,还有省内名家和地方书法高手的墨迹,反映了徽州商人讲求仁德的“儒商”经营理念。走进店铺,铺内摆满了黄山特产、工艺品和文房四宝,每隔几间店铺就有一家文房四宝商店,使徽州无愧歙砚、徽墨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吸引了许多游客拍照留影。一位同行对记者说,看着眼前的场景,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新安江上的商船,南来北往的商贾……徽商曾经创造的辉煌,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赋予它崭新的内涵,怎一个徽字了得!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在灿烂的徽文化历史长河里,屯溪老街只是集中展示它的一个窗口。黄山日报的同行告诉我们,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至今已890多年;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黄山市,使古老的徽州焕发出现代的活力。黄山面积虽然不大,但影响很大。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成为中国的典型符号;徽文化是与藏文化、敦煌文化齐名的中国三大地域文化。这里孕育了近千名徽州历史名人,《中国名人大辞典》中收集的4万多清朝以前历代名人中,徽州就有800多位。不仅有鸿儒朱熹、戴震,还有大师胡适、陶行知、胡雪岩等。境内有五千处历史文化遗存,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徽文化景区更是遍布全市,既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的皖南古村落,又有风景怡人的山水画廊;与此同时,黄山物产丰富,徽菜文化久远,毛豆腐、臭鳜鱼、徽州一品锅等特色菜肴被“舌尖上的中国”所推介。记者团一行在有着“千年八卦古村落”之称的呈坎、“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唐模、以及展示徽文化的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采访中,就深深体验文化之旅的无穷乐趣。
中国画里的乡村
早晨,我们采访团一行来到西递,又辗转宏村。大雨过后,天空放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古老山乡,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似泼墨写意,叠翠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古朴淡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人居和谐的山水画卷。“真的没想到每次来西递、宏村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景色,总有感动留在心底。”合肥晚报记者的感慨,引起大家的共鸣。
走在西递青石路面的小巷,随意走进一家,就像走进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家家门头都是寓意敏学、励志和富贵的砖雕;室内则到处都是精工细琢的木雕,徽匠的巧手妙思让徽派建筑艺术在时间的沉淀下又增添了一丝古朴和凝重。居住在这里的许多人都是做石雕和竹雕的艺人,家里既是可供游人参观的民居也是商店,他们多半一边做着手里活,一边招呼游客。说起“木雕、石雕、砖雕”,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最负盛名的是西园两个大理石石雕。左为松石图,右为竹梅图,寓含“咬定青山不放松,寒梅疏竹共风流”之意,构图典雅,雕工精湛,表现出古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与创造,是中国古代石雕作品中难得的精品。黄山日报记者告诉大家,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现存完好的古民居2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2000年11月与宏村一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相继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5A级景区、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古民居资源,于1986年开始兴办旅游,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截至去年底,西递年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达到3.7亿元。
与西递一样,宏村建村以来,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到村庄建设中,在村落选址、街道布局、建筑形态、环境营造等诸方面,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富有生活理想情趣的人居环境。漫步在群山环抱的宏村,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脚下小桥流水,四周青砖灰瓦马头墙,处处显示出古典的美。宏村和西递一样,商贾云集,每个庭院都是商铺,但是买与不买,一切都随人意,因而让人尤感民风淳朴,宛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目前,宏村现存古民居137幢,古祠堂2幢,古书院1幢,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原貌及附带的文化信息。村落布局构筑精巧,层楼叠院鳞次栉比,幽深古巷纵横交错,粉墙黛瓦斑驳厚重,雕刻装饰精致优美,室内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皖南古村落在人居环境营建方面的杰出创造才能和不可替代的成就,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游宏村必到南湖,它恰似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湖堤分上下层,上层铺石板镶卵石,下层沿湖植白杨、丹枫、绿柳、黑株和白果等植物,暗含五色来仪之意。湖边参天古木,苍翠欲滴,禽鸟鸣唱;湖中绿荷摇曳,鸭群戏水;湖面浮光掠影,水天一色,别有一番情趣。
在宏村采访中,黟县的同志告诉记者,该县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县内完整地保存了20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等众多古村落,被称为“东方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全县共有景区景点13处,其中,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2处。近年来,黟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主导的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道路,先后荣获全省唯一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中国风景名胜区摄影基地”、全省唯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的休闲城市”、“2011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排行十强”等国家级荣誉等称号,秀里影视村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8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8届中国黟县国际摄影大展等系列重大节庆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黟县知名度,有力地推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山水含情人含笑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美诗句。其实,黄山市就是一个山水神奇的自然宝库,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的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自然与历史的多重偏爱、山水与人文的绝美融合、区位与市场的联动互补,赋予了黄山这方土地无比神奇与无穷魅力。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伫者忘疲矣。”这是《清·黟县地方志》对大周山石林的形象描述。当我们走入石林,眼前的岩石形状各异,千姿百态,似兽似物,许多岩石像精雕细琢般的精美;林中洞穴沟壑如星罗棋布,似天造迷宫,让人叹为观止。站立在石林的最高处,举目远望,只见“一江烟水照青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再看脚下的奇石和身边的石林,仿佛走进了桃花源里人家。黟县宣传部的同志告诉记者们,具有喀斯特地貌大周山石林分布面积达480亩,整座山由无数奇峰异石构成。在遥远的地史年代里,今日之黟县曾处于距今2.7亿年前海底石灰石沉淀区,由于地壳的运动,海底上升,经海水冲刷和风化,约在二百万年即已形成众多的石柱、石笋、石芽。大周山的石头以“瘦、皱、漏、透”为显著特征,极具美感。这些石与石之间,或相互连接,延绵逶迤,连为石林;或一座座傲然伫立、形态各异,独为一景,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上,天开神秀、丹崖耸翠,让我们领略了黄山又一独特的自然风景。齐云山风光奇丽动人,历史上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方圆110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其中形似香炉的香炉峰、巧夺天工的石桥岩、幽幻莫测的仙洞、清秀静逸的云岩湖、抛金洒玉的珠帘泉令人神怡心醉。走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中,我们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盛世美景,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于是被当地的能工巧匠镌刻于青石和悬崖峭壁之上,蔚为壮观的“齐云山碑刻及摩崖石刻”的人文景观呈现在世人面前。齐云山投资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把齐云山打造成现代服务产业新高地,“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应运而生,它是休宁县政府和祥源集团谋求跨越式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又一鼎力巨作。该项目总规划110平方公里,总投资过百亿元,于2010年底启动。项目致力于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以黄山为引擎,以齐云山道家养生文化为载体,依托于休宁山水,打造安徽省首个健康养生、灵秀养心、休闲养老为主题的休闲养生基地。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齐云山旅游度假区全面建成后,将与皖南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完美融合,必将为齐云山乃至休宁县带来丰富的人气和商机,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将为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创新和示范作用。
高铁时代的到来,让黄山成为最美生态高铁线上最闪亮的星星。串联黄山、九华山、武夷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合福高铁可谓旅游黄金走廊,黄山风景区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区域,是游客体验合福高铁的首选之地。该市有关负责同志说,京福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旅游产品逐渐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多元化产品转变。目前,黄山市已推出8条高铁旅游概念性精品线路,重点推出徽州民宿、徽州古道、婚庆旅拍、研学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从而推动黄山市旅游业大发展。
在黄山,随心登上一座山峰,就能看到一片风景;不经意走进一个村庄,就能翻开一页历史。
西递古村落牌坊
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里的徽派建筑
齐云山上俯瞰八卦田
唐模村里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
每年西递、宏村等黄山旅游景点都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写生。
呈坎村里嬉戏的孩童
古村里的黄梅戏吸引了众多听众
身处乱石之中犹如迷宫
□本报记者 吴小兵 刘卫国/文 陈剑/摄
新闻推荐
○清代铜蜡烛台一对 ○明代和田羊脂玉“独占鳌头” ○红木半榻 ○工作中的王宏春 &...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