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蜀山区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大柏中心校孩子们课间活动。
高中地理(吴寿虎)创建地理实验室。
天还没亮,姚益群就早早起床,安排好孩子的早饭,就匆匆从市区出发,行车一个多小时,去往小庙中心学校教学点将军岭小学上课。在那里工作一整天,然后踏着夜色回家。她是来自市区黄山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支教老师,在将军岭上班已经3个月了。
和姚益群一样,今年蜀山区不少老市区学校老师去往小庙南岗等薄弱学校工作,蜀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这些学校的办学品质。因为蜀山教育人深深知道:教育的发展,教师是根本。教育的均衡发展,说到底是师资的均衡。
近年来,蜀山区在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后,逐步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出以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实现师资均衡化,以人性关怀实现乡村师资队伍稳定化,以创建名师工作室实现优质教师资源最大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助推学校品质全面提升。
师资“对流”
蜀山力促城乡教师均衡化
在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学校差距仍较大,这种差距在师资水平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
“双向交流”是蜀山区推进城乡教师均衡化的重要举措,即促进城市教师到农村和农村教师到城市的双向流动。农村教师流动到城市,尝试“以借代训”的交流方式。区教育主管部门在每学年即将结束之际,拿出“以借代训”的规划,包括人数、学科、学校等。同时安排小庙地区的教师以借用的身份在城区学校任教,学习城区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借用期结束后返回原校继续任教。2014-2015学年度,蜀山区“以借代训”教师达133人次。城市教师到农村的流动则以支教形式为主,即从城区学校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同时,选派一批优秀管理人才到偏远、薄弱学校任职或挂职。
支教老师的到来,让农村孩子有了不一样的开始。姚益群所带的班级为一年级,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学生生活习惯并不好,姚益群就一点一点纠正。比如下课后,不少孩子喜欢追逐,不时发生危险,甚至有孩子摔坏牙齿。“下课一定好好玩,不要你追我来赶。”针对孩子的特点,她特地编了口诀,规范孩子的行为。为了让孩子学会玩,她买了跳绳、毽子等,又把家中的儿童杂志带到学校,引导孩子走向阅读。
教育是以爱育爱,在学校,她主动拥抱孩子。“表现最好的,我都会给一个拥抱。”姚益群介绍,刚开始,孩子们不能接受,但慢慢地,孩子接纳了她。而她也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现在不少孩子都喜欢和她交流,分享自己的秘密和快乐。
小庙中心学校校长谷云介绍,因为关爱留守儿童,姚益群成了当地有名的“妈妈老师”,受到同行和家长的高度评价。包括姚益群在内,该校目前有三名市区老师到该校支教。像语文老师刘燚,此前在习友路小学任教导主任,现在在该校带一个班的班主任,在研课磨课等教学教研上,支教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师水平。笔者了解到,在大柏中心校,来自稻香村小学的罗妍,同样是一名骨干教师,此前曾长期在稻香村小学担任教导主任。
据了解,近两年以来,蜀山区向小庙、南岗地区薄弱学校输送、交流教师72人,其中,校级领导干部11名,驻点支教市级骨干教师6名。他们正在一点一滴改变着这些学校的品质。
人性关怀
维护乡村师资队伍稳定
从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支教老师都是自愿的,是抱着教育情怀上任的。
拿姚益群来说,她是一位8岁孩子的妈妈,谈及为何到小庙中心校去支教,姚益群介绍,她是主动要去的,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些乡村的孩子开启一扇窗。“开始有个老教师要去,因为正好带毕业班,如果去支教,势必影响孩子们的情绪”,于是姚益群就去了。
起初,她准备带着孩子去那里上班,因为自家孩子对当地的肥西方言难以适应而作罢。
为了能留住好老师,蜀山区设置了人性化的制度规章,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情况下,要求教师按照学制(如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年限进行周期性交流,促使师资在教育系统内合理、可持续性流动。
区教育部门建立了偏远学校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区域内相对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职工,发放交通补贴、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为其子女上学提供优厚条件,在评优评先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让流动障碍缩减到最小,使城区教师在交流到相对偏远学校时无后顾之忧,工作及生活质量不会下降。
创建名师工作室
实现优质教师资源最大化
名师工作室是提升学校品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充分发挥名师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蜀山区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于2014年在小庙中学“落户”。
“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由十七中的省特级教师、合肥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陈岩老师担任工作室主持人,成员主要由十七中、34中、35中的七位教师组成,他们都是省、市级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获奖教师。该工作室已经陆续开展了高考复习讲座、“教学新秀”评比工作、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工作。
目前,蜀山区有特级教师8人,省、市、区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157人,市、区骨干教师400余人。蜀山区从中遴选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成立16个名师工作室,涵盖高中、初中和小学各个学段及大部分学科。这16个名师工作室全部在小庙镇大柏中学、南岗镇南岗中学、侯店小学及城区望龙学校等偏远、薄弱学校挂牌并开展工作。随着名师工作室工作逐步展开,其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也逐渐显现。
目前,“名师工作室”挂牌学校南岗中学、侯店小学和望龙学校成为合肥市第一批“新优质学校”创建试点校。弋云 新东 旺胜 刘淑
■蜀山动态
小学生发出倡议
保护安徽地质资源
日前,休宁县齐云山月华街上,一群小学生的身影吸引了村民和游客的目光,来自合肥市潜山路学校潜源科学社团的小科学爱好者向路人发出了保护当地恐龙足迹化石和地质资源的倡议。
作为该社团“探寻皖南恐龙化石,保护安徽地质资源”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安徽大学地质系尹奇峰博士的带领下,孩子们在齐云山小壶天的峭崖绝壁处详细勘测了多个恐龙足迹化石。孩子们见到珍贵的恐龙化石都非常兴奋,围着老师问长问短。尹博士为小学生讲解了恐龙化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化石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据了解这里的恐龙足迹化石为晚白垩纪小型鸟脚类恐龙所形成,弥足珍贵。但部分足迹化石已经严重风化,很难辨识,于是孩子们向当地村民和游客进行了保护化石资源方面的宣传。
第二天孩子们又来到曾经发现恐龙化石的黄山市岩寺镇,就恐龙化石的发现向当地村民进行了调研,并发出保护地质资源的倡议,得到当地居民的赞许和肯定。在花山、在黄土岭,小学生们实地了解了曾经出现恐龙化石的地质情况,掌握了一些地质考查的知识,也更激发了他们对古生物知识的兴趣。王大勇
新闻推荐
○清代铜蜡烛台一对 ○明代和田羊脂玉“独占鳌头” ○红木半榻 ○工作中的王宏春 &...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