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同德仁”涅槃重生记

来源:江淮时报 2016-03-18 08:10   https://www.yybnet.net/

□江志伟/文 傅马泰 汪苹/图

在驰名中外的屯溪老街黄金地段上,有一爿老字号“同德仁”国药店。据《屯溪市志》记载:“同德仁国药店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由休宁程德宗、邵运仁两人合资开设”,店号“同德仁”取两人的名字与创办的年号而成。

现在,高悬店门上的“同德仁”金字招牌和右侧门框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铜牌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海内外宾客,讲述着精彩动人的老店春秋……

焚之一炬“同德仁”

1966年7月的一个下午,“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终于烧到了这里。店堂里高耸的“橘井留香”的金字竖牌被拆下来扔到街头,门楣上方悬挂了一百多年的“同德仁”金字招牌也被摘了下来砸在地上。此时,门市部主任朱长生和店员们斗胆上前阻止,据理力争。货架上的一排中药锡罐则是凭藉店员们的机智得以保住,他们早已把写有“逍遥丸”、“天王补心丹”、“金锁固精丸”、“八仙长寿丸”之类字样的锡罐旋转了180度,而朝外的一面已经用红漆喷上了大大的“忠”字图案,这才幸免于难。

“破四旧”的声浪中,刨花盖上了堆满一地的金字牌匾,浇上汽油,“同德仁”金字招牌霎时被大火吞噬……朱长生,这位同德仁国药店的最后一位学徒出身的门市部主任,呆呆地注视着“同德仁”招牌……不日,同德仁国药店在极不显眼处挂上了一块“永红中药门市部”的店牌。于是,百年老字号“同德仁”突然在人间蒸发。

千寻万觅“同德仁”

1978年,春回神州,也给同德仁国药店带来了勃勃生机。恢复中华老字号的使命神圣地落到了时任屯溪市医药公司业务股长的朱惠斌的身上。这位药工出身的医药管理干部对中医、中药以及百年老店同德仁一往情深,而当时,中医中药界“后继乏人,质量下降,配方缺味”的三大问题却在不断地困扰着他。他向医药公司经理周生祥倾诉,与朱长生主任长谈,期盼老字号新生的那一天。

1982年10月,他承担起这项在当时仍不无风险的特殊任务。直到这时候,他才感受到那场“浩劫”的深重。他费尽周折翻箱倒柜也未能寻找到一件留有原来的“同德仁”金字招牌上的字迹的遗存,甚至连一张印有“同德仁”字样的中药包装纸也没能留下。

所幸的是,同德仁国药店打从1933年鼎盛时期开始,就创造了今日已成时尚的“连锁店”形式,分别在祁门县祁山镇、休宁县万安镇和黟县渔亭镇等地设了分号,所有连锁店分号均实行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和统一店号”为内容的“三统一”管理模式,员工达一百多人。每年年终,各连锁店分号老板都得骑马赶到屯溪总店来述职。

“何不到这些分号旧址去找找看?”朱惠斌和朱长生一合计,就马不停蹄地直奔祁门、万安和渔亭,终于在渔亭分号老店内的古巷墙壁上发现了黑笔竖书的“同德仁分号”五个大字,虽历经风雨,“分号”几字已经有些斑驳脱落模糊不清,但“同德仁”三字却清晰如故。朱惠斌喜出望外,连忙找来小镇照相馆的师傅拍成照片,带回屯溪。朱长生反复端详着这张照片,然后非常肯定地说:“不对,我们的‘同德仁\’三字比这个好! ”

朱惠斌没有气馁,他带领股员余延松二赴渔亭,打听到渔亭药店80多岁老药工的地址后,两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了几十里山路找到了他。老药工回忆:在渔亭镇正街6号药店的大门正上方墙壁上,应该还有“同德仁”三个大字砖雕,就是不知道经过这么多年是否也被破坏掉了。

朱惠斌谢了老药工后,又马不停蹄赶回县城还了自行车,又赶回渔亭正街6号。想不起饥饿顾不上疲惫,在小街文具店里买了两把小刀,借了把梯子架在八仙桌上,他用小刀轻轻刮去墙壁上的白色墙皮,显露出一层用红漆书写的美术字标语;再刮去红漆层,又是一层白色墙皮,仍然没有砖雕黑字出现。朱惠斌焦虑起来:莫非老药工记忆有误?莫非自己找错了下刀之处?此时天已断黑,朱惠斌请人把店堂内电灯拉出门外,继续小心翼翼地运刀,刮动……奇迹出现了。当又一层白色墙皮刮掉后,一个硕大遒劲的“仁”字终于重见天日!朱惠斌一激动,差点从云梯上栽下来……

凤凰涅槃“同德仁”

负责重新制作“同德仁”金字招牌的,是享誉遐迩被称作“华师”的屯溪漆器工艺厂的时年66岁的工艺美术师徐丽华师傅。早在1958年,华师就应召去北京为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装潢现场精制巨幅漆画作品《百花齐放》和《百子图》,当时他的精湛绝伦的红漆、黑漆、推光漆绝技曾经享誉京城。从接受朱惠斌制作“同德仁”招牌和“橘井留香”竖牌任务那一刻起,他就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拿出最高超的技艺,做好它!

1982年10月,他开始了这项具有神圣意义的工程。朱惠斌带来的“同德仁”拓字不合要求,他又让厂内技术员再去渔亭古店重拓;厂内木料不理想,他从同德仁老店里选取两扇古旧门板作为牌体;为了保证贴金的质量,他费尽周折地从马鞍山太白楼楹联工程中争取到优质金铂;为了保证牌匾的永久性,他不顾年迈之躯拉动手锯在牌体上锯出几百个格子,然后批上第一层面漆,铺上一层夏布,再上一层生漆,又铺一层夏布……一共铺了七层,每一层都精心打磨,然后再刻字、堆漆、贴金、磨光。难度最大的工序是堆漆,为了攻克堆漆难关,为了增强粘合力,他先在刻好的字底上挖出几百个凹痕,然后在其凹凸创面上堆漆成字,精修成型,力求还原大书法家李翰亭当年书写的 “同德仁”的真韵。这块长228厘米、宽84厘米、厚6厘米、重100公斤、耗用150张金箔、黑底金字的“同德仁”招牌苦心精制了近三个月,1982年12月25日完工了。

1982年12月26日,这个日子应该载入同德仁国药店的百年店史。这一天,“同德仁”这块“凤凰涅槃”的中华老字号招牌重新高挂上百年老店的门楣。

挂牌那天天气奇冷,而朱惠斌的心中却燃烧着一盆火。他请来了照相馆的师傅,以便留下这永远难忘的历史瞬间;他请来了徐丽华师傅,让他与老店一块分享喜悦。围观群众黑压压一片挤满老街,为“浩劫”之后屯溪老街上第一块被恢复的老字号招牌的悬挂而欢呼雀跃。徐丽华这时候却格外冷静,他取出带来的脱水药棉,伏下身去再一次把金字招牌擦洗一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德仁国药店进一步发扬百年老店优良传统,恪守中华药学精华,严格遵循古法炮制,保证货真价实,恢复坐堂医生,金字招牌闪烁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同德仁成为屯溪老街的得意之作,成为徽州文化的骄傲。 14年后,199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铜牌挂上了同德仁国药店的门柱。“同德仁”国药店新姿

1982年12月26日 “同德仁”涅槃挂牌仪式

新闻推荐

昔日第一状元县今朝皖南一面旗——休宁县务实创新开展“五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

休宁县务实创新开展“五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同德仁”涅槃重生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