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1月30日上午,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北合村何英玲家的果园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几个妇女在摘橘说丰年。
“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再也不为钱发愁了!”何英玲边摘橘子边高兴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以前要发愁的地方可多了,愁来年的农药化肥钱,愁两个孩子的学费……去年刚过完年不久,正愁钱时,乡妇联干部上门宣传小额贴息贷款,只用了一周时间,3万元贴息贷款就发下来了。”
何英玲家有5亩果园,2011年亩均产量超过5000公斤,上门收购价每公斤4元,每亩纯赚超过1万元。而前两年,由于资金不够,肥料和农药跟不上,产量一直很低,遇到价格不好时基本没钱赚。
“政府的贴息贷款帮了大忙,我们今年都赚了钱。”前来帮忙的韦玉包接过话茬,她家的果园也受益于小额贴息贷款。
“村里人都称她们为致富‘娘子军\’。”陪同采访的村委会主任介绍,在北合村,像何英玲和韦玉包这样受益妇女小额贴息信贷的有80多户,占全村户数一半,共贷款200多万元。一时间,种果、养鸡、种蔬菜等特色种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希望的田野上。(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致富“娘子军”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有诸多期盼。
“今年想扩大果园规模,多申请一些贴息贷款,但是妇女小额信贷只能申请3-5万元。”何英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家明年想在果园里放养一些鸡,也想多贷点款。”
“龙眼价格不错,我们家今年想种几亩龙眼,也想多申请一些贷款。”
农妇们均表达了类似的期盼。
“这个有办法解决。”陪同前来采访的来宾市妇联主席廖燕玲以及银行负责人现场解答,虽然个人申请小额贴息贷款数额小,如果采取协会或者多人联保的形式,则可以多申请。比如,成立10户组成的养鸡协会,以协会名义申请,最高限额可达100万元。
“那好啊,我们马上就成立协会,希望你们多指导。”妇女们迫不及待。
在场的人都笑了。金黄的橘子,翠绿的橘树,丰收的场景,笼罩在新年的喜悦中。
新闻推荐
谭宜平新闻背景从3月20日自治区召开选派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动员电视会议开始,到现在已2个月。赴6个县(区)20个贫困村开展督查表明,第一书记...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