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丰收,几家欢喜几家愁。
近期成都周边新津、双流、大邑的葡萄大量上市,几乎抢占了整个成都、重庆市场,影响到西昌葡萄的销售,不少种植商反映葡萄卖不起价。但是有部分种植户的葡萄却特别好卖,早早的便销售一空。这都是因为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农户+合作社+加公司的新模式,既解决了葡萄的推广和销售,又解决了肥料和技术等问题,开创了三方共赢的局面。
文/图 本报记者 杨玲玲
眼下,正是葡萄丰收的季节。在西昌市西乡乡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果粒饱满色彩诱人的红提、克仑生、美人指、巨峰等10余个品种的葡萄已经挂满枝头,一眼望去,煞是喜人。然而,看着这丰收的景象,不少葡萄种植户却忧心忡忡,今年西乡乡葡萄虽迎来大丰收,却没有多少客商上门收货,葡萄销售价格也一路低迷。像近期的红提、巨峰品种销售价格,批价均在2—3元一斤,仅为去年的一半。
周边地区葡萄大上市
西昌本地外销成困难
这段日子以来,西乡乡不少葡萄种植户天一见亮就忙着往城里的菜市场、水果摊送葡萄,有的甚至自己拎起秤杆做零售。问其原因,葡萄种植户都说今年的葡萄丰产,但没有什么外地客商前来收货,因此大家都是自寻销路。市场上葡萄多了,价格也一路走低,这些天,红提、巨峰品种销售价格,批价均在2—3元一斤,市场零售价也只在4—5元一斤,仅为去年的一半销售价格,实在卖得心疼。不卖吧,熟透了的葡萄在树上挂不住,哗哗落地更是心疼。
“今年葡萄便宜,大家可以买来自制葡萄酒。”12日,市民徐斌一家驾车到西乡乡购买了200余斤葡萄,均价2元钱1斤。徐斌称,在他的印象里像巨峰葡萄一直是10—15元一斤的销售价,如今买到2—3元一斤,如同白菜价实在不可思议。
据西乡乡副乡长许克明介绍,今年,西乡乡葡萄种植有7千余亩,其中挂果的有5千余亩。一直以来,西乡葡萄都是以外地客商上门收货、合作社收购以及个人零售等方式销售。
今年,上门收货的外地客商不如往年,除部分是合作社收购外销外,其余还得种植户自己寻找销路。因此,今年西乡葡萄销售价格确实不如以往。截止9月中旬,西乡约有三分之一的葡萄尚未销售出去。
为何今年少有外地客商上门收货呢?
西乡乡凤凰村一些葡萄种植户告诉记者,近期成都周边新津、双流、大邑的葡萄也大量上市,几乎抢占了整个成都、重庆市场。而这两个市场,之前都是西昌葡萄的主要销售阵地。
合作社农户不愁卖
因为有销售新方法
“今年西乡乡葡萄除红提和巨峰价格便宜难销外,好葡萄还是卖的起价有市场。”西乡乡三百村农户陈云称,他自家种的12亩早熟葡萄就早已销售一空。
据陈云介绍,他家葡萄好销的原因是他于2010年加入了“西昌市恒泽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之后他只管种葡萄,销售都交给合作社,无论市场好坏,他再也不为销售发愁了。
另外,他今年销售的早熟葡萄都是按合作社要求种植的“8S”葡萄,即从种植到餐桌的8个环节都实行透明,可追溯模式,不使用化学肥料,不使用膨大剂,从树上摘下免洗就可直接入口的葡萄。该葡萄种植成本虽然高,但品质好,在大城市很受欢迎。同样的红提,一般种植的批发价卖2元一斤,他家的“8S”红提可卖5—8元一斤,而且80%以上是合作社收购。因此,即便在今年葡萄难卖的情况下,他家的葡萄还是已经销售完毕,预计今年有20余万的销售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葡萄种植户郑朝中也是恒泽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其中一名社员,他说加入合作社的好处不少。例如村民前期种植葡萄的肥料可通过合作社进行赊账,等葡萄成熟了合作社收购销售后,再从葡萄销售款里进行扣除,这样种植户不担心前期成本投入,有钱可扩大种植规模。
探索新销售模式
直接影响农户收入
“其实合作社今年的葡萄也不好卖,要不是有公司支撑,合作社今年的葡萄销售还是很恼火。”据恒泽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四川省恒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巫琼介绍,西昌市恒泽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事实上,在这五年期间,合作社葡萄遭遇过两次“卖难”,一次为2011年,第二次则是今年。
其实,合作社成立之前,巫琼的身份仅是一肥料经销商。当时成立合作社,她心中打的小算盘是为了把所有的农户都集中起来,好卖化肥。谁知合作社成立第二年,农户就遭遇了葡萄销售难,每天缠着她帮忙卖葡萄。没办法,她一个40多岁的女人只好带着七八个合作社社员常住成都,每天凌晨2点起床,前往成都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学习怎么卖葡萄。一个月后,157户1000多亩葡萄全部卖完,均价5元/斤,还盈利了10多万元。
之后,考虑到葡萄长期销售问题,巫琼先后在成都成立四川省恒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西昌成立中植恒泽有限责任公司,前者负责葡萄的营销,后者负责葡萄的化肥供应和技术支持。
为了给今年卖葡萄预热,去年11月23日,恒泽生态农业公司花了10万元在成都开了大凉山水果推介会,大大小小的商贩来了200多家。
今年8月火把节前,恒泽生态农业公司又斥资20万元,请了10个外国超模来田地进行宣传,媒体报道后,效果出乎预料的好,陆续接了不少几千斤的大单。
进入9月以来,公司又轮流在高枧、西乡、月华、礼州、琅嬛等多个葡萄种植基地开展葡萄采摘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8S”葡萄。
除采取以上多种营销手段外,公司还是要全国各地跑市场,因此合作社社员感受不到销售难问题。
发展初期可以采用
有利于打造品牌
据了解,截至目前恒泽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已经达到327户,葡萄种植面积约5000亩左右,年产葡萄约800万公斤。
现如今,许多农业合作社成立起来都是帮助社员推销农户产品的,为何巫琼成立起了恒泽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又要发展那么两家公司呢?
“合作社可能拿数十万做营销吗?”巫琼说,因为合作社没有钱,所以许多合作社做不了的事情都只能由公司来做。恒泽生态农业公司的目标是,要将恒泽葡萄卖到20元/斤,那她给予农户的价格将是10元/斤,远超现在的市场价格,无论是以前倡导的二次返利,还是其他合作模式,都没有恒泽现在的效果好。
在巫琼看来,合作社农户负责种植葡萄,恒泽生态农业公司负责推广和营销,中植恒泽有限公司负责化肥,后两个公司的赢利点分别在葡萄差价和化肥销售。这种农户+合作社+加公司的模式,开创了三方共赢的局面。
葡萄种植户陈云认为,这是好事。“公司把葡萄卖到高价,我们农户也受益,双方共赢。”
凉山州农业局农经站站长吴春余认为,虽然从公司与合作社关系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的形式,与长期倡导的合作社要实现农资配送、技术培训和销售为一体的模式不太一致。
“但是在合作社的发展前期,特别是普遍管理能力偏弱,营销销售能力不够的情况下,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吴春余说,此种合作模式既解决了前端的买难,也解决了销售的卖难,并且有利于品牌的打造,在合作社的发展前期将长期存在。
新闻推荐
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出动乡村组干部500余人次,施工人员600余人次,依法拆除22处违法建筑,拆除面积共计9100余平米。”这是西昌市开展“两违一毁”整治半年来,西郊乡出击“重巡查、强宣传、打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