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正在进行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涉及此次改造项目的路段共9条。
12月28日,州一医院门口沿大巷口,至二小、塑像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开始进行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预计春节前完成。
近日,细心的西昌市民会发现,中心市区从下顺城街大水井路口到大巷口,以及州一医院一侧的主要人行道路面被破开,旁边还放置着市政部门的施工围栏。12月29日,记者采访得知,这是市政部门正在进行非机动车道改造。
在施工现场,西昌市市政建设工程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工人们正在施工的是人行道加设非机动车道改造项目,该项目于今年9月初正式施工建设,围栏28号晚上就开始架设了。
9条道路将动工改造
现场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架设的围栏全部用蓝色硬质隔板与机动车道分离,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记者在州一医院正门前人行道上的施工现场看到,小型挖掘机正在对施工路面进行小范围的碎路挖掘工作。接下来,施工人员会将磨损严重的混凝土路沿石更换为全新、美观的花岗石路沿石,并铺设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改造后的彩色透水路面不仅能够吸解决雨水天气路面积水、湿滑的问题,还能让广大市民出行更加安全顺畅,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据悉,该项目由西昌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牵头、西昌市市政建设工程管理处施工。涉及此次改造项目的路段分别是:胜利中路(长安路口)、胜利北路(马水河至电力公司职工宿舍)、马水河街(胜利中路至西门坡街)、下顺城街、下西街、大巷口街(顺城街至二小)、大巷口下街(二小至塑像)、长安中路(胜利路至塑像)、西门坡街,共9条路段的道路。接下来,9条路段的道路将陆续动工改造。目前,正在进行改造的路段为州一医院门口沿大巷口,至二小、塑像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预计春节前完成。
各自为道缓解交通压力
据了解,在人行道加设非机动车道的目的是将原有非机动车道拓宽,将人行道分为1.5米的绿化带、2.5米的非机动车道,剩余的道路便作为人行道,改造后的人行道将有宽有窄。这样一来可缓解大量非机动车辆拥挤行驶的现状,可减少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人行道,也可减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摩擦碰撞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根据此前胜利路试验段改造后运行效果来看,目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都各自为道,运行效果良好。
市民拍手称赞
“太好了!以前这条人行道上经常有车停靠,行人根本走不了,人行道都变成停车场了!”在大巷口街,市民张女士说道。
市民王先生每天都要经过马水河街,看到人行道被高高的围栏围起来,一听说是要进行非机动车道改造后,他说到:“平时开车上下班,这段路是必经的路段,有时候特别拥挤,特别是电动车太多,都不敢开快了,原本5分钟的路程,有时候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挤在一起,很容易出事故。不过现在车道改造了,我相信改造后的道路拥堵现象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维华 实习生 毛曼
新闻推荐
本报资料在忙碌中不知不觉翻开了2016年的新页,这也意味着中小学期末考试即将开始,目前西昌各小学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不少家长们对于辅导孩子复习功课无所适从,孩子回家学习非抄即背,非写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