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获悉,在刚刚落幕的第33届国际桥梁大会上,马鞍山长江大桥项目获得会议最高奖项——乔治·理查德森奖。这一奖项在业内素来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在美国华盛顿的颁奖仪式上,大会主席托马斯李奇先生表示,马鞍山长江大桥是工程界革新技术应用最好的诠释,代表了工程界的未来。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设计、施工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应用了很多的设计、施工新技术和新装备,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的安全性、耐久性,同时节省了造价。该桥结构体系新颖、规模宏大、技术创新点多,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实至名归。
据悉,马鞍山长江大桥由该集团公司主持设计并投资建设,于2013年12月建成通车,桥下可通航万吨巨轮。在该项目开展的24项科研攻关中,有19项获得国内与国际专利,一项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成为中国向世界桥梁强国迈进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金海礁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徐颖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进行探访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