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参加本报“爱心送考”活动的车友们身着紫色的统一服装,驾驶着系有红丝带的送考车,出现在合肥市区各个高考考点。考生们表示,有爱心车友相伴,让他们有更好的状态去参加考试。
车友凌晨5时起床
昨天凌晨5时许,红头车队队员徐圣留就起床了。徐圣留今年接送的考生小丽(化名)有些特别。这位来自合肥九中的考生和母亲租住在九中对面的小区,父亲一个人住在牛角大圩的老家。
徐圣留首先要去牛角大圩将考生的父亲接到九中,然后载着父女俩一起去工大附中的考场。因为路线相对复杂,此前,徐圣留亲自驾车走了好几遍。这已经是徐圣留连续四年参加送考活动,早已驾轻就熟的他,对于送考有着自己的心得。
洗漱后,徐圣留从位于滨湖新区紫云路的家出发。20分钟后,徐圣留在牛角大圩接到了小丽的父亲。
经过包河大道高架桥、马鞍山路高架桥,早上6时30分,徐圣留和小丽的父亲王先生顺利抵达小东门。为了让小丽多睡一会,王先生一直在楼下守候。徐圣留则在长江中路的停车场等待。早上7时50分,准备就绪后,小丽上车,正式奔向考场。
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看到,爱心送考车沿着马鞍山路高架桥、太湖路、宁国路行驶,有民警的护航,一路通畅。
15分钟后,爱心送考车抵达工大附中考点,小丽下车后顺利候考。小丽话虽不多,但她表示,有爱心相伴,考试的状态非常好。
注重每一个小细节
本报联合红头车队举办的“爱心送考”活动体现在一个个的小细节上。考虑到天气阴雨不定,他们专门给考生及家长准备了红头伞、饮用水,考生还可以得到一个装有铅笔、橡皮、风油精等的爱心袋,以备考生和家长不时之需。
为了确保考生都能顺利抵达考点,每位车友在完成接送后,都会在微信群里提交位置信息和照片。“车友们提交了照片、位置信息后,我们就能实时掌握相关信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合肥市红头车队队长何学勇表示。
据了解,昨天全天,60名考生在爱心车友的护送下顺利进入考点。车友们普遍比约定时间提前30分钟抵达与考生约定的地点。车友王三夜里醒了两次,还梦见自己接送,“能有机会帮助考生,既高兴又紧张。”
车友王志接送的考生告诉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王大哥非常和蔼,服务很细心。在某种程度上,他降低了我的精神压力,让我有更好的状态去考试。”
何学勇表示,通过首日送考的观察,车友们准备非常充分,各考点周边交通较为通畅,考生都提前抵达考点。“希望大家再坚持一天,完成接送,祝愿考生们一切顺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进行探访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