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浓浓,鲜花盛开的时节,走在马鞍山市花山区西湖花园汇成上东小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也格外清新。今年72岁的丁老每隔一两天就会来到小区崭新干净的广场上,将从自家带出并已分拣好的各类生活垃圾,小心翼翼地投放到广场一侧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点”。
据了解,这一“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点”在汇成上东小区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自去年1月份投入使用至今,它已被许多居民熟知。
在汇成上东小区广场,记者看到一座比报刊亭稍大的绿色垃圾回收点格外醒目,走近一些可以看到其下方分别依次标有“书报” “纸皮”等等多种分类字样,中间还有可以通过二维码与手机端连接的方形屏幕。
“纸箱、废旧报纸、水瓶等都可以拿到这里来回收,机器自动称重后,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得积分奖励。”常常来投放垃圾的丁老早已经轻车熟路。
据介绍,所谓“智能垃圾分类点”是马鞍山市城管局自去年开始在全市推行试点的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试点项目。该市结合国家垃圾分类政策,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研发了智能垃圾分类APP云平台,基于云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管理员、分类设备以及社区居民共同对垃圾实现资源化、社区化、智能化、数据化和可视化分类管理。
“分类回收点将可回收垃圾分为13类进行回收,分类细致,每天开放时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期间有人员值守,为居民宣传、讲解智能分类回收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收到许多居民的关注。”汇成上东“智能垃圾分类点”负责人孙昌宏介绍,针对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将给予一定的积分,通过积分奖励体系可以变现或在网上商城兑换商品,从而激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
据了解,虽然还在试点阶段,但目前马鞍山市区已经有汇成上东、御景园、康泰花园等7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点”,以汇成上东小区为例,自去年至今已经回收各类可回收垃圾75吨,参与居民2200多户,使用率达到75%,平均日回收垃圾量250斤左右,居民参与度仍在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汪清波报道4月20日,国元证券马鞍山华飞路营业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投资者交流会,特邀国元证券...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