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虽然课时减少了很多,但内容并没有减少。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就需要提高课堂效率,即高效课堂。
所谓“五段论”,即开头提出观点,中间用三个材料证明,末尾点题。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材料颠来倒去就是李白杜甫,再加上教师指导不当(作文课临时布置,批改时不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等一些不痛不痒的评语),导致学生作文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兴趣,结果可想而知。
下面以作文教学的实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尊重学生的选择在作文时,教师可以先列举出作文允许的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以及近来新兴的诊断书、辩论会、书信等,然后给出作文题目,但不可限定学生用哪种文体。
不能因为议论文大行于天下,就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得写议论文;同样,也不能因为散文无“章法”就随意抒情。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决定自己该如何选择。擅长以情动人的,可以写散文;会刻画人物的,可以写小说;擅长说理的,可写议论文;擅长幽默讽刺的,可写杂文。语言方面也是如此。
语言有多种风格,细腻感人,清新优美,朴实无华、文采华丽、典雅庄重、明朗自然、幽默讽刺等。学生经过选择后,刻意锤炼自己在某一种语言上的功力,尽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材料方面,喜欢飘逸的文风,可选李白;喜欢深沉的笔调,可选杜甫;个性是豁达的学生,可选择苏轼;情感细腻的学生,可选柳永、李清照;文言底子厚的,可用古人作材料;现代感强烈的,可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搬上去;与时俱进的,可用政治人物;书卷气浓烈的,可用文化名人。总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并适合的,才会专而精。
其次,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教师须事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喜好,学生在选择时,教师可做正确的引导。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打造一篇好文章。
平时,每周都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的方式就灵活多样,可以是日记、读书笔记、文学随笔,教师必须注重检查,以达到督促的目的。教师在批阅时,也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作文特点,指出问题,给出适当的评价,提出改进的方法,必要时教师可“下水”作文。课下,针对材料匮乏的问题,必要时,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名人材料。如学生喜欢李白,又苦于手头没资料,写不出有个性的文章来。教师可提供人物传记,李白的诗歌等等,了解得多,对李白的体会才深,材料使用才会得心应手,文章才会出彩。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不懂就问,不能流于形式。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检查督促、监督学生,该交的文字要交,该背的文章要背。教师要真正做到个别指导,或者选择上辅导课,或自习课,或课下,要让学生真正得到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下来,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才会有收益。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同学语言风格选择的是“典雅”,针对学生的古文底子较薄但学习热情高的情况,给学生提供《论语》这本书,布置每天的任务,该记多少实词,翻译多少句子,我一星期检查一次,以便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提供关于孔子的人物传记,孔子的思想等书供学生课下阅读,在一次命题作文“喜欢”中,就有学生写道:“喜欢孔子,因为他的厚重,他把人类所有的优点提取出来,形成了《论语》;喜欢孔子,因为他的执着,当所有的统治者转向了战争,把仁义踩在脚下时,他风尘仆仆的脸上仍是坚持。”
还有学生写道:“喜欢《论语》,书一页一页在我眼前铺开,书香一点一点弥漫开来,整个教室如芝如兰,因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告诉我温习的妙处。因为……”这其中有孔子传记中的内容,也有对《论语》的引用。还有学生选择的是以情动人的散文,我就提供了历届高考满分作文书,要求学生找出每一篇文章的优点,每星期连文章带自己的感悟一并交上。
让学生的文字各有千秋,个性闪耀于字里行间,这既符合当前的形势,又符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研究心理现象,探究心理活动过程及规律,有助于教育的灵魂工程建设。
灵魂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灵魂的开启,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展开,所以外部感官的刺激成为开启心理活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着力研究导语、切入、预设等方面对开启学生性灵的作用和意义,让语文深入学生灵魂,使学生形成稳定个性的学习品质和人格品质,并让这种品质贯穿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乃至学生的一生。
语文教学,灵魂开启,就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沟通与碰撞,彰显文本的内涵,从而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形成稳定个性的学习品质和崇高美好的精神品质。灵魂对话第一步无疑是开启学生的灵魂,产生阅读文本和深入文本的心理欲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包括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在内的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感觉,而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落实到语文教学上,就是要通过某种刺激,触动学生的感觉,从而开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走进灵魂对话。关于导语,导语由新闻迁移到课堂,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亮色。但对于它的职能,我们很多教师还很模糊,所以首先有必要交代一下导语的功能。
导语运用到教学中依然保留了新闻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简明扼要,一次成功的导课不能以占用太多课堂时间为代价;接下来它必须具备的就是激发兴趣,这是区别于新闻的我们课堂教学的特色;再有,导语要有专业特色,比如语文课的导语就更应具备文学的特质。
(三台县塔山中学 唐复兵)
新闻推荐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究竟应该给未来的主人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呢?我认为: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