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张小丽 文/图
群众
心声
市公路局采取下基层调研、上门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交流讨论、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意见建议。经梳理合并,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群众担忧教育实践活动“一阵风”、“走过场”,脱离单位工作实际,建议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多为基层和一线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解决群众困难不主动,对基层职工反映的部分养护站职工上下班乘车难、养护作业手段落后、个别养护站站房破旧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
◆一线职工业务素质偏低,理论知识水平不够高,建议加强公路行业技术和技能教育培训,提升职工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联系帮扶的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很难快速脱贫致富,需要积极想办法开展有效帮扶。
◆机关作风效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严肃纪律,提高干事创业热情。
部门
整改
针对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市公路局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促进内江公路事业发展。
利用甜城湖清淤疏浚工程实施期间,对城区4座大桥进行了集中排危整治,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稳步推进省道305线隆昌石燕桥至桐梓园加油站段公路大修工程,进一步改善省道交通环境,全力为群众出行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实施国省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路侧波形护栏)整治,按照目前公路安保工程相关规范要求,对全市国省干线进行安全隐患整治。
结合中心工作,组织实施了“行业专家进村社送服务”、“公路环境大整治志愿服务”、“八个一”学习活动、“三比三让三服务”活动、庆祝建党93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和“公路养护提升年”六大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全力解决基层群众实际困难,拟购置养护作业车、路面清扫车等机械设备,解决部分养护站职工上下班乘车难和养护作业手段落后问题;改建修缮资中养路段球溪养护站站房,解决养护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
加强一线职工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一线工人的综合素质和养护公路的实际能力。
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带困难家庭活动,帮扶市中区龚家乡狮阳村和侍郎村困难群众。
加强机关单位作风效能建设,修订完善了党务、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公路业务等4个方面的内控制度。
社会
评价
市公路局通过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作风得以转变,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群众享受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社会反响良好。
市中区黄桷井社区居民
刘世平: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江人,我几乎和沱桥一样大。几十年过去了,我年纪大了,沱桥也老了,桥身越来越旧,桥面不少地方也出现了破损,既不美观,也影响通行。最近,我去散步发现,沱桥的桥面被翻修一新,走在上面安逸多了。
隆昌县石燕桥镇桐梓园村
吴大贵:
我们镇上的企业多,载重车不少,经过村子的省道305线是水泥路,禁不起辗轧,烂得到处是裂缝,一到下雨天就积起大大小小的水坑。人走在路上,有大车经过的时候躲不赢就要溅起一身泥水,太恼火了。这条路终于开始大修了,村民们都很期待早日完工。
东兴区兴盛路居民
张平南:
国道321线东兴段自通车之后时常发生车祸,与车子超速、交管设施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最近我开车发现,路面上新增加了不少交通设施及交通标线,不少长下坡路段及岔路口还增加了减速带和波形护栏。多一道减速带,就多一分安全保障,速度降下来了,事故自然也就少了。
记者
行动
道路交通环境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公路局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国道321线城区段安全隐患,实施交通安保工程,增设了路侧波形护栏。同时,稳步推进省道305线隆昌石燕桥段公路大修工程,并对城区4座大桥进行了除险加固和外观美化。
近日,笔者在国道321线城区段、省道305线石燕桥镇段、沱江大桥和西林大桥,探访全市公路部门为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所付出的努力。
实施安保工程
治理隐患公路保畅通
国道321线城区段起于东兴区西林街道,经东兴区胜利镇、新江街道、小河口镇,止于东兴区椑木镇南瓜桥,全长26公里。
该路横贯内江东西全境,是一条连接内江城区和内遂高速及沿线多个乡镇的重要通道,建成通车后解决了东兴区大部分乡镇出行难的问题,但也因为存在道路安全隐患而事故频发。
据排查,这条道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车辆车速过快。此外,国道321线城区段还存在18处交叉路口中两处红绿灯路面标示混乱、不少长下坡路段无减速带等设施、行人随意横穿道路、摩托车随意占道超车等隐患问题。
为此,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国道321线城区段全面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交通安全集中治理,市公路局承担了部分整治和公路养护工作。
从6月开始,市公路局全力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国道321线城区段的公路安保设施,包括波形护栏、标志牌、路面标线等进行大力整治,对该路段脱落、不明显、不清楚的标线、标志和平交道口标线渠化进行恢复、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和养护力度,做到日常养护与公路重点保养相结合,及时修补公路病害、清扫路面垃圾,做到路容路貌整洁、公路畅通,提升国道321线城区段交通安保工程的安全性能。截至目前,市公路局已完成道路标线34377.8平方米,完成减速震荡标线3588.3平方米,设置公里桩27块,人行道提示标志牌36块,小立柱标志牌6块(两侧变窄,禁止左转,限速)。
8月19日,笔者在国道321线城区段看到,沿线路面干净整洁,人、车并行有序。不少路段重新施划了标志、标线,并新增了许多减速带,从陡坡上下来的车辆经过减速带时,车速明显降了下来;兴盛路与国道321线平交道口、大千路北延线与国道321线平交道口等路口已经渠化;一些路段的路沿上还被钻了许多大小一致的孔洞。据市公路局工作人员透露,这是在为安装路侧波形护栏作准备。
市公路局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在8月底可完成需要整治路段的路侧护栏和标志、标牌安装。
修复“泥坑”路
改善305省道交通环境
“下雨天尽是水坑,晴天又灰尘漫天,硬是恼火!”提起经过家门前的省道305线,隆昌县石燕桥镇桐梓园村村民吴大贵满腹牢骚。
吴大贵说,由于镇上聚集着不少煤炭、陶瓷、玻璃等企业,经过这一段的载重货车非常多,水泥路面禁不起辗轧,省道305线经过桐梓园村的部分路段出现了不少裂缝。平时靠驾驶小型货车给人拉货的他,几次都险些因下雨打滑,栽进水坑里。另据吴大贵反映,遇上晴天的时候,住在路边的村民就不敢打开窗户,因为车子扬起的灰尘太大了。
吴大贵的说法得到了市公路局工作人员的证实。据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连接重庆和自贡的交通要道,省道305线穿越隆昌县城、途经石燕桥镇,也是桐梓园村群众进出的主要道路。近年来,沿途企业的载重车辆使得省道305线石燕桥至桐梓园段公路严重受损,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断板严重,近三年没有进行过大修,使该段公路路况水平急剧下降。
不过,让吴大贵和村民们高兴的是,今年7月,市公路局决定对该段公路进行大修,以改善路况水平,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后,市公路局拟定大修的路段为省道305线石燕桥镇至桐梓园村加油站段,道路全长3.5公里,宽7米,于7月19日进场施工。
8月19日,笔者在位于桐梓园村的施工现场看到,一个蓝色的施工限行警示牌设置在道路中央,在一排红色锥形桶的映衬下十分醒目。距警示牌不远处,该段道路已有半幅被挖成了长长的坑道,坑底还铺上了水泥稳定碎石层。
由于半幅施工限行,过往车辆和行人只能沿道路另外半幅挨个鱼贯而行,车辆辗过的路面上随处可见斑驳的裂痕。
尽管施工造成了出行不便,居民们却没有怨言。沿路居住的一位王姓村民表示,不方便是暂时的,他和邻居们都很期待工程尽早完工!
笔者从现场施工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已挖除原有水泥混凝土面层7800平方米,处理软基540立方米,铺筑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700平方米,预计今年12月底全面完工。
加固美化桥梁
城区4座大桥焕新颜
对于内江人来说,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利用甜城湖实施清淤疏浚工程的契机,市公路局对城区4座大桥的桩基和墩台进行了一次病害整治后,又于近期对桥龄较长的沱桥和西林大桥进行了外观修复,使4座大桥重新焕发生机。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调查,城区沱江大桥、西林大桥、桐梓坝大桥、新坝大桥平日交通量的总和,占据了内江市中心城区总出行量的18.6%,承担着42.5%的跨区交通量。
这4座桥中,沱江大桥是内江市首座横跨沱江的大桥,于1969年6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460米,迄今已有45年桥龄;西林大桥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今年也有26年的桥龄。相对而言,桥龄不足10年的桐梓坝大桥和新坝大桥略显“年轻”。
市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天宫堂水电站开闸放水,甜城湖降至自然水位,4座大桥的基础和墩身也裸露了出来。趁此机会,市公路局工作人员对4座大桥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发现4座大桥的基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冲刷,部分桥墩桩基裸露,部分湖堤段出现了裂缝和沉降。
为了保证桥梁安全,在甜城湖清淤疏浚工程中,市公路局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工作,指派工程技术员,每天两次进行不定时巡查,严禁在桥梁上下游禁采区内(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的河床上采砂取石;吊装了25000个水泥墩,对沱江大桥、西林大桥、桐梓坝大桥3座大桥桥墩进行加固,并对新坝大桥桥位上游堵塞河床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对桥墩周围的冲刷坑进行了填筑防护。整个除险加固工程耗时近1个月,于4月29日全面完工。
考虑到老沱桥和西林大桥修建时间长,桥面部分设施开始老化,今年7月,市公路局又对两座大桥进行了外观美化,将两座桥的护栏粉刷一新,将昔日破损的人行道修补平整,同时在桥面施划了新的交通安全标志线。
8月19日,笔者经过沱江大桥和西林大桥看到,两座大桥面貌焕然一新,往返于两区的车辆行驶有序,市民人来人往,一派祥和。放眼甜城湖,经过加固、“整容”后的大桥,显得愈加伟岸。
新闻推荐
近日,隆昌县山川镇新民村的一名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池塘上栖息着一只受伤的白色大鸟,村民意识到可能属于保护动物,随即骑上摩托,将受伤的白色大鸟送往县森林公安局。民警经过查阅四川鸟类原色图...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