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笑呵呵的张帮顺坐在一起,丝毫没感觉到他有哪一样能感动人。他身材说不上魁梧,穿着打扮朴实无华,一副老成厚道模样,搡一口中江话,一笑就露出两颗亮亮的门牙,活脱脱一位刚从乡下进城打工的人。
我不敢相信,正是这样一位朴实的老成人,为美丽的攀枝花城更加亮丽的今天,忘情忘我,兢兢日行其道,业业日致其力,播撒着他的大爱,使得攀枝花这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全省乃至全国声名大振,美誉远播,连连夺得令人振奋和自豪的各种荣誉。
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光荣称号,是和环卫工作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的。没有环卫人员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是难以获得这令人鼓舞和羡慕的荣誉。可是,当人们把环卫人冠以“城市美容师”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美容师的份量和责任?他们是怎样用辛勤劳作的双手和无畏的精神,托起这光荣而沉重的挂冠?
“我感动不了别人,只能被别人感动”
这话是张帮顺和我聊天时,回答我提问时说的。接着他讲了下面的故事。
今年3月,正当人们熟睡的时候,一场暴雨悄然降临,并引发了泥石流,大量的泥沙堆积到公路上,无情的泥浆裹夹着树枝和脏物顺流而下,使机场路的泥沙冲到良友路段,致使好端端的路面变成受到重创的花脸婆。
市容环境出问题的时候,就是考验“城市美容师”的关键时刻。张帮顺接到任务,立即和他的班组成员赶到现场。一看到那一片片狼狈不堪、伤痕累累的路面,他心里就嘀咕:靠多功能高压冲洗车来冲洗是远远不够的,要靠人力去抬树干,清理树枝,铲除堆积如小山包一样的积沙石块。
但张帮顺此时心里只一个念头:这是攀枝花市的交通枢纽,有关市容和攀枝花人的脸面,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抢时间,就是不看时间。看干活的人,个个都成了花脸婆,泥猴般模样了。那干活的身子也不听指挥,像喝多了酒的醉汉东倒西斜,可路面却渐渐光生起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连轴转了24小时。这时,张帮顺听到有人在叫他:“张班长?”“我在这儿。”他一看,是张惠娟队长。他想问队长找他何事,是否又有新任务下来?可张队长啥也不说,拖起他就走,又推他上了辆汽车,直接把他送到家。一路上没说一句话,脸上很严肃,像谁招惹她了的样子,车开到家门口了,张惠娟队长这才下命令似地说:“你给我睡觉,立刻就睡。”临出门又转过身来补了一句:“把手机关掉。”
“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我好感动。我不就多干了几个小时吗,领导就……”
这就是感动攀枝花的人,他的心里只装着别人的好,唯独没装他自己。
“环卫人员就像消防战士,
干的就是抗灾抢险的活”
在城市环卫这一块,人们的印象中往往看到的是洒水车和环卫人员清晨抱着扫把扫大街的场景,或是在大街上拿着扫把,将人们丢在街上的烟头纸屑等杂物扫在撮箕里的人,要不就是把大批量的垃圾从家属区和各餐厅清理后拉到垃圾处理厂。其实不然,他们的工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繁杂和艰巨,他们的艰辛程度,远不止人们看到的那样轻松。张帮顺当过消防兵,用他的话说:“环卫人员就像消防战士,干的就是抗灾抢险的活。要求紧张而神速。”是的,“5·12”汶川地震时,张帮顺带队参加了抗震抢险工作,所以他有体会,他的话是用实践总结出来的。
记得今年春节前后,在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路口,由于污水管道堵塞,污水泛滥成灾,公路上形成了一条污水水流,那股股恶臭气,足令人窒息,行人和车辆纷纷避道而行。当时恰恰又处在过节期间,其影响可想而知。
清理这段路面的任务,理所当然落在了张帮顺的班组。这任务不仅艰巨,而且要置身污水里,熏在臭气中。可全班组人员二话不说,各尽职守,能铲的铲,能抬的抬,像一架给了电的机器,转动起来了。铲者弄了一身污泥浊水,抬的搞了一肩脏泥。看见车等着通过,人等着通行,大家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路面初步清理妥当,紧接着就是多功能清洗车发挥作用了。不一会儿,路不仅恢复了原貌,还比以前更清爽更亮丽了。此时,一位女孩走近他们身旁时,微笑着说了句:“叔叔好!您们辛苦了!”一位老者,冲着他们直竖大拇指。
张帮顺是水车班班长,主要工作就是路面清洗。路面清洗靠什么?靠多功能高压冲洗车,那家伙价格高昂,体大笨重,效率却非常高。但是,这种车是根据平坦公路设计的,在弯路多而又坡度陡的情况下,它就不能随心所欲,畅行无阻了。这就需要改头换面,巧设机关,这时也就用上了张帮顺,他是个多面手,能开能修还能改造。为了改造能伸能屈的高压水笼头,他和钳工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人一站起,眼睛就冒金花,有次还险些摔倒。一位同事看他干活玩命,心疼的对他说:“张师傅,悠着点儿……”
清洗路面看似容易,很轻松,其实不然,要求是相当严格。少洗或偷懒,那路就给你个好看。从东区政府至市政府,约6公里路。这段路面是全市最光鲜最标准的,环卫要求高,路标和路线显示要清清楚楚,马虎不得。一次清洗要往返12公里,每公里要一车水。
特别是攀枝花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那阵子,张帮顺接到机场路23公里全程清洗任务,(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9月10日,从攀枝花至成都的T8870次旅客列车正式开始试运行。开行数日,广大旅客对此有何反响?记者进行了采访。13日晚8时许,攀枝花火车站。虽然距离T8870次列车开车还有1个小时,但候车大厅一楼已是人头...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