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你最会花心力去建?答案当然是自己的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打造幸福攀枝花,攀枝花人的答案是:全民共参与,绘制属于自己的幸福画卷。
我的家园我来建
由于多种原因,攀枝花市一些生活区存在环卫基础设施薄弱、绿化面积少、缺乏专业物业管理等问题。如何创新管理途径,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枣子坪街道团结社区居民的选择是:美好家园,自己创建。
家住团结社区的陈建军大爷经常闲不住。每天他都要拿着工具,到小区里一块他认养的绿地前忙活1个多小时。“我不图个啥,大家一起把自己住的地方弄得漂亮点、干净点,住着心里也舒坦啊。”陈大爷的一番话,道出了居民作为社区“当家人”的心声。
2009年8月7日,团结社区举办了一场名为“绿地认养工作听证会”的活动,拉开了攀枝花市探索建立居民自我管理社区机制的序幕。短短1个小时,该社区800平方米的绿地分别被10多位居民认养。
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居民自我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同年10月中旬,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北部社区和四合院社区组织居民群众民主选举了15位楼院长,每位楼院长负责为辖区常住居民服务。
居民自我管理社区机制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居民纷纷自觉为家园建设添砖加瓦。渐渐地,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这些问题越来越少,生活环境好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日俱增。如今,走进团结社区,绿化带里姹紫嫣红、花开正艳,路面干净整洁,老人在树荫下打牌休息、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打闹,一派和谐气象。
我的利益我诉求
“益华路有一盏路灯一到夜晚11点左右就不亮,给上夜班的居民带来不便”“快到春节了,今年慰问困难家庭的名单怎么定”“最近煤气有点小,煮饭不太方便”……12月5日,20多名居民代表和楼栋长们像往常一样聚集在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区二楼会议室里,对居民关注的事情畅所欲言。
这样的居民说事日活动,光明社区每个月都要举办。张述良大爷是社区的一名楼栋长,他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道路建设、低保资格审查、困难家庭帮扶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由社区干部说了算,而是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小组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由群众拿主意。”
在光明社区原药业家属区,记者看到,80多米平整的水泥路面,几盏路灯静静矗立在这个略显陈旧的居民区里。“以前路面坑坑洼洼的,也没得路灯,一到夜晚整个小区都很黑,很不好走,现在路灯安好了,夜晚出行、散步方便多了。”群众反映情况后,很快路灯安上了、路面整平了,住在这个小区的邓书全说起现在小区的改变,感慨很多。
“以前基层工作都是由我们大包大揽,但是社区干部有限,干起事来有心无力,效果还不好,现在居民们做起了社区当家人,干起社区工作积极性很高,开展社区管理工作也顺利多了。”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冯江鸿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陶泓霖)12月12日,全省做好2012年元旦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作为2012年元旦春节前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坚决措施...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