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美味小辣条 食用安全吗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5-15 20:5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任秉文/文 穆可亮/摄

   辣条是不少小学生爱吃的小食品,学校门口普遍都有售卖。

“妈,给我买一包辣条。”“老板,我要一包辣条。”……中午11点多,是中小学校放学的时间,也是校园周边小商店小摊贩生意最好的时候。这其中,很多中小学生都会选择购买被称之为“第一美味”的辣条。

近日,记者在阜城多所中小学校周边采访发现,大多数学校周边的小店都在卖辣条,生意常年火爆。即便在将到来的夏季,辣条的生意也不比冰棒差。火爆的辣条,如此吸引中小学生,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家长感到忧心。

校门外母子之间的争执

   “妈,给我买包辣条。”“不要老是吃这样的东西,不干净。”“不嘛、不嘛,我就要吃,我同学都买了。”5月7日上午11点18分,在阜城清河路第一小学门口,一对母子在是否购买辣条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人流拥挤,学生争先恐后地从学校向外走;家长们则伸长了脖子,只为早一点找到自己的孩子,接孩子放学回家。此时,一位已经接到孩子的家长被孩子拉到了校门口东侧的一家小卖店内。

“不能吃这个,这么辣,而且不卫生。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吃这个东西。”这位母亲三番五次地劝说着自己的孩子。可是,不管怎么劝说,孩子就是死死地钉在小卖部的门口,怎么也不肯走。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妥协,给孩子买了一包辣条和一个集卡一样的小玩具。看着孩子的脸瞬间由委屈变成欢笑,这位母亲苦笑着告诉记者:即便知道辣条可能不太干净,但小孩喜欢吃,我们家长也没办法,只能尽量劝他,少给他钱买着吃。

喜欢吃辣条的不仅是小学生,还有一些中学生。11点40分,记者又来到市十五中门口。在十五中对面的两个小卖部内,记者都发现了辣条的踪迹。商店老板向记者坦言,虽然辣条的利润不是特别高,但由于学生们较为青睐,销量较大,每家小卖部内,几乎都有辣条。

监管中面临执法行动难

火爆的辣条不仅在阜阳各大中小学周边风靡,在全国各地也掀起了一场“辣条”风暴。“来跟辣条冷静一下”、“买了一百包辣条,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一时之间,这些令人莫名其妙的句子,竟成了网络热词。

那么,火爆的辣条,食用是否安全呢?在平时的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李铁。据介绍,前一阶段,阜阳市对阜城区域内的辣条小食品开展了集中抽查,从抽查的结果看,整体效果较好。

“我们共抽查了同批次、同规格的辣条食品100组,并对此做了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的辣条产品基本合格。”李铁告诉记者,近年来,阜阳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包括辣条等小食品在内的食品安全形势有所好转。

“从抽检的情况看,阜阳市的食品合格率从2004年的60%左右上升到了如今的90%以上。可以说,阜阳市食品安全总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李铁表示。

不过,检查中也发现了部分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4月底,省食药监局曾对阜阳市开展一次督查,并就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做了当场反馈,责令相关企业整改。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辣条这一小食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并不在阜阳,阜阳市目前大多数是销售。”李铁表示,目前阜城市面上销售的辣条大多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阜阳本地的辣条生产企业较少。

“总体来看,辣条等小食品是基本合格的。”李铁说。但也有一部分不合格,不过和以前相比,不合格的仅是一小部分。“原来,我们下去检查,直接没收的‘三无\’食品能装满满的一车;现在很少有了。”李铁表示。

法律要求,对于辣条等食品需要严加监管;但现实问题是,由于食品生产企业并不在阜阳市食药监管部门的执法范围之内,执法面临着“下达法律规定容易,真正执法行动难”的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目前尚没有特别好的举措。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般采取的是日常监管、集中整治以及抽检巡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辣条等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为做好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下一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巡查,全力维护消费者特别是全市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链接:

  专家建议少吃辣条

   日前,安徽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部门约谈了40多家辣条等小食品生产企业,现场发现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但专家提醒,辣条添加剂过多,少吃为妙。

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抽检中发现,安徽省合肥玉龙食品厂生产的麻辣条甜蜜素、微生物超标,责令其停产整顿。日前,省食药监局检查了安徽省辣条集中产区肥东、含山、全椒、宿州、太和、界首等地的10家企业,并先后分三批邀请40多家辣条生产企业代表座谈。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仲炎介绍,目前安徽省生产企业已普遍实现半自动化生产,小作坊基本绝迹,卫生条件有明显改善。

虽然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但是辣条依旧有硬伤:高盐、高油、高添加剂,对人体危害较大。专家提醒,少吃为妙。最近,安徽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部门在市场上抽检来自全国各地生产的1915批次调味面制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超标的达96组,不合格率为5%,这一比例显示,微生物超标相当严重。

新闻推荐

90后花店主 鲜花扮靓创业路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美味小辣条 食用安全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